关键词
杓子
作者: 王秀文   来源: 日语知识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杓子   东北地区   日本妇女   “灵魂”   食物   妇女组织   惯用语   日本家庭   可能的事  
描述: 杓子
日本女性文学进入新时代
作者: 王成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野津子   女性意识   文学评论   日本   女性文学  
描述: 日本女性文学进入新时代
论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蒙昧和觉醒
作者: 王芳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蒙昧  
描述: 古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一直演绎着“闺怨”的情绪。“五·四”反封建浪潮 ,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开始在社会变革、改造中表现女性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建国后十七年时期 ,而女性意识的蒙昧与觉醒正是造成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多年狭隘创作模式和第一次大的转型的内在动因
自传体和90年代女性写作
作者: 王又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传体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自传体小说是女性主义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和叙事学理论为依据 ,论述了自传体与女性写作的密切关系 ,并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背景下 ,重点分析了林白、陈染等人小说创作的自传体性质及其女性主义意义
个人话语和历史审视──评刘敏长篇新著《如歌的诱惑》
作者: 王如青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如歌的诱惑》   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   刘敏  
描述: 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日推出《如歌的诱惑》,是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画廊里,一部从个人性角度书写时代精神、追踪历史流变的十分有价值的文本。阅读她的这部小说,首先给我的一个新鲜感觉就是作者颇具匠心的结构安排:“诗的时代”、“散文时代”、“小说时代”、“传记时代”,打破了通常结构小说的故事方式,不单是找到了一个新鲜的叙述角度,关键是作者个人的认知问题。作者准确地把握住了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以及人文精神严重丧失的历史演化过程。她从这个角度出发,以新时期文学最富有诗意的阶段为切入点,一直沿续下来写到90年代末“从类到个体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对城市女性生存困境的抒写
作者: 王少瑜   来源: 西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生存困境   自我拯救   商业社会   性别创伤  
描述: 女性的城市体验是 9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关注焦点。作家们在其作品中着重抒写了由商业社会的物化和男权话语的性别歧视所造成的城市女性的生存困境 ,以及她们在寻找自我拯救的策略时的迷失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主题与修辞
作者: 王侃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主题与修辞
十九世纪女性文学的革命之作——《露丝·霍尔》
作者: 王小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十九世纪女性文学的革命之作——《露丝·霍尔》
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
作者: 王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娜拉形象   叛逆女性  
描述: 该文将在二十世纪初期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观照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娜拉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形象的原型意义.娜拉的价值观因此也参与并影响了新型中国妇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中国现代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创造.通过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出现了一系列叛逆女性形象,她们与娜拉精神相联,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承续与发展的关系.该文将分四部分论述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的流程.一、"娜拉热"和娜拉的中国化.二、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指向.三
论《聊斋志异》的异类婚恋作品
作者: 王锡婷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蒲松龄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留给世间的作品以文言作品集《聊斋志异》影响最为深远,尤其是其中花妖狐魅的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正是以蒲松龄文言作品集《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婚恋题材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题材从作品、作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重点分析了故事中女主人公——异类女性的形象,通过对异类婚恋故事类型及故事特征的观照,进而揭示出在异类婚恋故事如梦似幻又多姿多彩的背后隐藏着的深义。 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 引言中笔者首先明确了异类涵盖的范围,指出《聊斋志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