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4 条
-
冷静的自我省查——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精神特质
-
作者:
王丽娟
来源: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散文
女性文学
-
描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的省查品格最终在转型期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动和对人们心灵的强烈冲撞中凸现出来,中青年女作家成为散文创作的中流砥柱;女性主义散文的创作势头表现得越来越强劲。
-
北京大学“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王春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
女性文学
妇女观
-
描述:
北京大学“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王春梅1994年11月23—25日召开的“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会议,是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95年非政府组织论坛“中国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坛的...
-
反叛女性与权力话语——从《简·爱》到《苏拉》看权力话语
-
作者:
王晓玲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反叛
简·爱
苏拉
-
描述:
运用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 ,比较分析了两部不同时期的女性文学代表作 :《简·爱》和《苏拉》。女性努力挣脱权力话语的束缚而实现自我是它们的共同主题 ,但在反映女主人公的反叛和抗争上 ,两部作品各自又展现了不同的特点
-
元代女散曲家述论
-
作者:
王正威
来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情
自言体
女散曲家
元代
思想
-
描述: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女散曲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她们聪慧机敏,富有才华,向往、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其优伶歌伎的卑微身份,与官僚文人、书会才人交游并受到对方的称赏与尊敬.她们为数不多的曲作,表现了她们的真思想、真性情,写出了她们的生活史、心灵史,并因此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
政治规约下的“日常生活”呈现:从女性人物角度解读“十七年”短篇小说
-
作者:
王晓庆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十七年”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日常生活”与个体人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自1980年代以来,有关它的文学叙事及相关文学研究方兴未艾。而在此前由于“日常生活”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拒斥,在“十七年”文学的叙述中处于离散的状态。短篇小说因其能够快捷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日常生活”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呈现。文学文本“日常生活”的呈现都有女性人物参与其中,在“十七年”短篇小说中亦然。以“女性人物”观照“十七年”短篇小说可以发现,在时代政治的强大规约之下,不论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公共空间,还是个人的日常活动中,“日常生活”的表征趋向于“崇高”、“纯
-
解读《秀拉》中女性人物的性别身份
-
作者:
王丽妍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自我
黑人女性
性别身份
-
描述:
《秀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1973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这部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这部作品时间跨度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小说刻画了三位女性的盛衰和黑人区生活的境况。通过对三位女性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追求自我性别身份的历程中勇往直前。通过三位女主人公在经历了由最初接受父权社会配置给的她们的性别角色,到反抗男权话语界定的“女性气质”的两个阶段后,她们建立起了一种两性和谐的新型性别身份。莫里森着眼
-
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月亮与六便士》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
作者:
王燕辉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月亮与六便士》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
论普契尼歌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
作者:
王云雪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比较研究
女性人物
-
描述:
普契尼,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热衷于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的歌剧理念是展示和再现平凡普通的常态生活。作为一位突出女性的歌剧作曲家,其十二部歌剧作品中有七部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笔下刻画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女性人物形象。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即体现在它所塑造的典型人物上,本文以普契尼作品中的三个女性人物咪咪、托斯卡、蝴蝶夫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三个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探讨普契尼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性格特点。
-
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霍普·莱斯利》
-
作者:
王维荣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事件和人物
新历史主义
《霍普·莱斯利》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瑟琳·玛利亚·塞奇威克是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她的历史小说《霍普·莱斯利》(1827)是美国内外1850年之前最畅销的图书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塞奇威克对传统“历史”和“欧洲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塞奇威克如何在“真实”史实基础上,重新描述和刻画殖民地时期一些著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塞奇威克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殖民地时期欧洲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清教徒和异教徒之间的冲突,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空间以及女
-
健康期刊封面人物图像的嬗变研究——以《健康之友》(2003-2014)封面女性图像为案例
-
作者:
王雪阳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面人物
女性图像
《健康之友》
消费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健康之友》(2003-2014年)期刊封面人物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封面影响的嬗变与图像表达的符号、消费观念等,通过研究梳理封面女性人物图像的拍摄因素的转变,进而探究造成嬗变的因素。针对样本选择的68幅女性封面图像进行分析统计,可以发现单从图面封面的基本因素分析,以2009年电子期刊的出现作为分界点,封面人物的数量、背景、拍摄场景等基本拍摄因素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更加多样,并不断迎合受众的需求。随后按照封面女性图像呈现的状态进行归纳,并从符号的角度和带有消费观念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研究表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