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深刻犀利的人性透视——《金锁记》人物及写作技巧浅析
作者: 王粤钦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作品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 ,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性。作品中的人物深刻揭示了因人性扭曲给自己、他人带来的苦痛 ,作品不仅体现了张爱玲独特的创作风格 ,更体现她对于人生、人性的见解
走出女性心灵的樊篱(新时期女性文学若干心理症结的梳理)
作者: 王琳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走出女性心灵的樊篱(新时期女性文学若干心理症结的梳理)
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读《女人的力量》兼谈女性文学的开放
作者: 王绯   来源: 批评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读《女人的力量》兼谈女性文学的开放
好景只供愁作伴 浮生偏与恨相缠:从叶小纨《鸳鸯梦》杂剧谈起
作者: 王成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绍袁   戏曲研究   女作家   文学创作   杂剧   女性解放   鸳鸯   中国戏曲   晚明时期   次女  
描述: 晚明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蔚成风气,吴江沈宜修母女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沈宜修次女叶小纨更是以独出俊才,补从来闺秀所未有,创作出杂剧《鸳鸯梦》,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有剧本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戏曲女作家。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艺术流变论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现代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艺术流变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艺术流变论凤莲中国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进入历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卓越成果。许多女性作家也正是由于参与了崭新的“五四”文学的创造而被写进了现代文学的史册。因此,中国的女性文学是与中国现代文学一同诞生的。本文拟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大背景...
强权下的微弱叹息:从中国文学史管窥女性独立意识
作者: 王云介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解   女性话语   父系文化   点缀状态   边缘位置  
描述: 女性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中始终没有独立人格、独立意识,始终在强大的父系文化氛围中处于点缀状态或边缘位置。“五·四”时代知识女性的“参政”意识,新中国女强人们付出高昂代价换得的“半边天”地位,最后也只能被强大而稳定的父系文化环境消解为微弱的叹息。当前女性文学与女性意识虽显出更多的独立性,但女性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仍步履维艰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女作家   平民意识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自新时期以来就是文学天地中一块富有生机和意趣的田园,不断出现的新人新作使这个文学领域一直引人注目.与“五四”时期对照,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阵容和实绩已经在文坛上占领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期之初,女作家和男作家一样带着对“四人帮”虐政的愤怒控诉步入了文坛.劫难之后的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政治问题,对“四人帮”的批判和对极左思潮的追究,吸引了当时文坛的全部注意力.宗璞的《三生石》、茹志鹃的《剪辑错了故事》、刘真的《黑旗》、韦君宜的《洗礼》、戴厚英的《人啊,人!》等小说,都是文坛上的厚重
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形态:平权与霸权:夏洛蒂·勃朗特与弗吉利亚·伍尔荚的女权思想比较
作者: 王珂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作品   女性小说   夏洛蒂·勃朗特   小说创作   中国   吉利   《诗经》   平权   女权主义文学   女权思想  
描述: 在人类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创作源远流长.迄今为止最早的诗歌作品是尼罗河畔出土的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一首诗,作者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很多诗篇也都出自女人之口,至少可以肯定那些来自民间的诗歌很多都是女人们在劳动中口头创作出来的。而在人类的小说创作史上似乎女性比男性弱得多,但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代女性小说家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略说古代文学中的“相思病”
作者: 王立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相思主题   母题   中国古典诗词   抒情话语   古代文学   相思病   情爱文学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相思病",是中国古典诗词曲中惯道的抒情话语,也是小说戏曲中每多出现的母题套路。与其覆盖面广,又早已引起论者注意,这里略加考述,作为研究古代相思情爱文学、女性文学的参考。弗莱《批评的解剖》中指出过,小说只能从小说中产生,诗歌只能从诗歌中产生。这话未免有些武断。至少中国古代的相思病母题是从史传中产生,经诗歌在文人心灵深层拓展,再由小说全面铺开造其峰巅的。古代诗话很早就对相思病的文学表现
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女性小说
作者: 王绯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故事   社会经济转型   女性价值   交换物   间接性   商品经济   “人学”   男性神话   社会实现  
描述: 这篇为“中日女性学研讨会”准备的论文题目,为我在这里展开的文学话题做了明确规定:首先,它是我对于女性小说的一个发言,在此,“女性”之于小说的意义是统摄性的,也就是说,不仅创作主体的性别须为女性,创作对象也同时严格限于女性,这样的女性小说,应该是女性作家以小说方式对于女界人生的一种书写;另外,这种文
< 1 2 3 ... 36 37 38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