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海】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从张爱玲小说的男女形象对比看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海兰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性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是一个典型的用女性意识、女性话语写作的女作家。她巧妙地利用写作这一方式,用含蓄而隐喻的写作策略,展示与演绎了在封建父权社会体制下女性被侵压、被凌辱的历史真相;同时通过对男性批判与放逐的书写方式对男权社会的荒淫腐败进行嘲弄和贬抑。从张爱玲小说中的男女形象对比,体现出张爱玲警示女性和消解男性权威、解构男权社会的女性主义意识。
-
两尊汉代石人考
-
作者:
王海涛
来源:
河北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毗卢寺
解放初
石雕人像
男性形象
胸围
博物院
汉代
石家庄市
文物工作者
女性形象
-
描述:
石家庄市毗卢寺博物院收藏有两尊汉代裸体石人,这两尊石雕像,原来就在小安舍村东的农田里,解放初移到了该村一民宅内,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被文物工作者发现,几经辗转,最后被毗卢寺博物院珍藏。两尊石像用青石雕成,一尊高175厘米,胸围205厘米,为男性形象;另一尊高163厘米,胸围190厘米,为女性形象。其造型呈跽坐状,头部比例较大,尖下巴,大眼睛直鼻小口。
-
男人戏中的红颜知己形象
-
作者:
王海龙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者
婚外恋
情感距离
男性人物
雍正
艺术文本
红颜知己
女性形象
男人
电视剧
-
描述:
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后, 会以为又是一篇讨论电视剧中 "婚外恋"、"第三者"现象的文章。确实,在目前的"婚外恋" 语境中,"红颜知己"似乎带有对"第三者"戏称的意味。而实际上,"红颜知己"仅是指:"知道自己心意的美丽女子"。
-
空灵晶映的至情奇文:《香玉》
-
作者:
王海燕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情
香玉
精神自由型人格
-
描述:
蒲松龄远承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依托志怪小说形式,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一系列异类化人的恋爱故事,刻画出众多助夫成名的女性形象,以表达对生活的哲理认识。受道教神仙观影响,这类故事一般在叙述模式上还留有此前仙人降谪式故事的痕迹,“异类入世则意味着性灵的沉沦”可以说是《聊斋志异》艺术世界普遍的逻辑法则;其中的有情异类,还不能幸免于为无情的人间法则伤害的悲剧命运。相比之下,《香玉》篇与香玉则是个优异的存在,是蒲松龄全新的创造。它通过香玉、黄生等至情至性的精神自由型人格的塑造,寄托了人性美的理想;《香玉》这样空灵晶
-
八十年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意义研究
-
作者:
王海平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蒙古族题材
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蒙古族题材绘画作品中长期占主体地位的男性形象被女性形象所替代,而这些女性形象又呈现出了男性化的特征。在这样的变化下产生了一系列负有独创性、时代感和震撼心灵的力作,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重大影响,创造了蒙古族题材绘画史上的一段辉煌。但这种辉煌较为短暂,进入九十年代后便逐渐沉寂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些女性形象包含着怎样的文化含义?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解析。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
作者:
王海辉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中尉的女人》
莎拉
后现代主义
-
描述: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法国中尉的女人》在他的创作中举足轻重。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论述。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状况,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研究的不少,但从女性形象切入探讨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色的却不多。本文拟以此为契机,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关照。正文分三章。第一章尝试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同名主人公放到维多利亚女性长廊之中,通过与维多利亚其他小说所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的对比,凸显出莎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追求绝
-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建珍
闫兰娜
王海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可看出苏童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以及他在透视女性悲剧命运、反思男权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悲剧
-
作者:
王建珍
闫兰娜
王海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可看出苏童小说中女性反抗意识的缺失,以及他在透视女性悲剧命运、反思男权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
哈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重新审视
-
作者:
诸国忠
王海波
来源: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形象
审视
-
描述:
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三类:1、花容月貌、风致韵绝的女性,在男性社会里,属于男性的客体,显示了作者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2、把爱情视为唯一的女性,同样透露出哈代对女性的歧视;3、永远是脆弱的女性,以依靠男性为主,缺少独立的人格。这一切表明哈代是以男性意识去规范和塑造女性的
-
《押沙龙,押沙龙!》女性形象的悖论研究
-
作者:
王海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道观
性别歧视
种族主义
清教主义
矛盾
-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更是享誉全世界,其作品一直备受关注。他以“邮票般大小的土地”创作了文坛独一无二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表现了美国内战时南方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为读者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生活。其作品中的大量女性人物丰富了作品本身,使故事曲折精彩,人物关系复杂多变。福克纳对女性人物的态度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话题,并由此引出对福克纳女性观的各种分析。以Linda Wagner和Cleanth Brooks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