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游友基】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略谈“三言”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话小说
“三言”
话本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
“二拍”
市民意识
《儒林外史》
冯梦龙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可上溯至宋元话本,但长期以来,它们都以单篇形式流传,直至明代,才有文人收集整理,加工出版,出现了《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刊小说四种》等选本.冯梦龙的“三言”集白话短篇小说之大成,不仅对宋元话本进行编订、修改,而且对民间艺人编写的拟话本,也予以增删、润色,此外,还自己创作拟话本.由于冯梦龙的创造性劳动,“三言”在思想、艺术方面都达到以往短篇小说所未能达到的高度.它为话本小说确立了某种审美范式,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
-
从莎菲到杜晚香——女性文学视界中的丁玲小说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内审意识
女作家
莎菲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丁玲
女性文学
审美形态
《杜晚香》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二十年代末,上海某杂志要出版女作家专号,向丁玲约稿,丁玲拒绝道;“我卖稿子,不卖‘女’字。”不管作家的意愿如何,“女性文学”接纳了丁玲的创作。判定作品是否属于“女性文学”,主要看其是否具备女性文学的特征。女性文学的特征绝非阴柔之美等表层形态,主要在于表现“女性意识”的内在底蕴。丁玲“不卖‘女’字”,正曲折流露了她感觉到自己与男性的性别差异而企图与男性作家一道驰骋于文坛的愿望,这正是女性争平等、争人格、争自主的意识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