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女性主义对机械论自然观的伦理反思
-
作者:
何艳波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机械论自然观
后现代有机论自然观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主义
-
描述:
作为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和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最新表现形态之一,对环境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提出了独特的见解。生态女性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洞见是,强调对自然的掠夺与对女性的压迫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反对各种形式的压迫和统治,倡导伦理平等主义。 机械论自然观是近现代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一。它的核心观念包括:自然是一架机器;人是自然界中惟一具有灵魂的存在物;关于人与自然在本体和价值上是分离的二元论;人是自然之目的和主宰的人类中心主义;关于自然的工具主
-
比较: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
-
作者:
胡波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
-
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角度入手研究妇女解放问题,提出关于女权思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呈现热潮,其中尤以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为代表,男女平等、性别意识观念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伴随着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而创建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丰富和补充。本文试图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品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妇女解放既要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入手,在解放被压迫阶级的过程中,求得妇女的
-
追忆失落的女神
-
作者:
孝红波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A.S.拜厄特
占有
女性神话主义
女神复兴
-
描述:
A.S.拜厄特是当今英国最杰出女作家之一,她集文学批评家,小说家于一身,在国际文坛亦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有》是她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发表于1990年并一举夺得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它讲述的是现代两位学者在合力追寻维多利亚两位诗人之间一段隐秘爱情的过程中,逐渐相知并最终相爱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大量神话传奇和童话故事被巧妙地穿插其中,展现给读者一个生动,奇妙的远古神话世界。同时,拜厄特创造性地运用了女性神话主义批评理论,用丰富的原始神话意象在多重历史情景中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和当代社会的人文景观和社会风
-
膳食成分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影响的研究
-
作者:
张波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横断面研究
膳食
-
描述:
2005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已成为全球占首位的死亡原因,在全年总共5,800万的死亡人口中,30%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CVD已成为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0%。大约80%的冠心病可以通过坚持健康饮食、保持正常体重以及合理运动来预防,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提出的高胆固醇血症膳食疗法包括每周不小于2次的鱼、每天至少250g低脂奶、400~500g的蔬菜和每周2个鸡蛋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多吃蔬菜水果
-
新时期女性文学伦理嬗变及现代性表现
-
作者:
马洪波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性
伦理嬗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爱情、婚姻、家庭角色以及性伦理变化的阐释,从而呈现出新时期女性文学在力争找回五四的传统,走出文革的阴影,重新定位规约自身伦理规范的反传统突围,对女性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女性解放指出现代意义上的途径.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
-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二十年(1983-2003)
-
作者:
邓颖波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文学
-
描述:
该论文以梳理、推介为主旨,在参考、借鉴和整合近年来学界女性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点滴想法,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五分之一个世纪来女性文学批评历程的回顾,系统整理已然逝去的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成果,来总结其中的得与失、优势与不足、对西方?
-
清初女词人考论
-
作者:
水凌波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词人
家族
清初
婚姻
性别
-
描述:
清代词坛的复兴与女性文学的繁荣近年来已受到海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统计,《全清词·顺康卷》及《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去除重收、误收的词人和词作,共得女词人427家,词作2998首,呈现出地域集中、成果集中的特色。因此研究其内部更为细致的问题时需将关注重点从地缘转向家族、婚姻。本文拟学习与采用“据人访书,因书知人”的方法,以427位女词人中存词较多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女词人构建姻亲家族谱系,从家族、婚姻、性别三个方面对她们的生平行事、生存状态、交游网络、创作活动、作品存佚等方面做详细考察,并以此为切入点
-
黑天使的觉醒:艾丽丝·沃克《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
作者:
胡松波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觉醒
和谐关系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来源于她的家乡—美国南部的佐治亚州,这些作品反映了在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生活,以及她们追求平等权利和个人完整生存的斗争。“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是艾丽丝·沃克表达她独特黑人女权主义的代表作, 1983年沃克在她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妇女主义散文》中提出了“妇女主义者”这个词,沃克在她的论文集的前言中对“妇女主义者”下了定义,她指出妇女主义者是来源于黑人母亲民间使用的词语,用于训诫其女儿行为不要太“女里女气了”,而沃克对这
-
“Sisterhood”in African American Woman Literature
-
作者:
梁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特点
姐妹情谊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丝·沃克和托妮·莫里森。“姐妹情谊”即黑人女性之间的亲密友谊,是她们作品中的突出特点之一本文分别选取了她们具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进行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和托妮·莫里森的《秀拉》。首先,本文通过对“姐妹情谊”进行定义,把它和传统观念中的女同性恋区分开来。其次,分析论证了三部作品中“姐妹情谊”的不同体现以及“姐妹情
-
论从汉语传入日语的外来语
-
作者:
田波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来语
词义比较
汉语来源
实际应用
-
描述:
日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语在整个外来语的研究中常常成为被忽略的对象,而本研究正是以这被忽略的一类词作为了研究的对象。所谓来自汉语的外来语,正如汉语的定义所规定的一样,不仅指来自汉语普通话的外来语,也包括那些从中国各地方言中传入日语的外来语。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词汇调查。其中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字典类为对象所进行的调查,一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所进行的调查。首先针对《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一版至第六版中所收录的来自汉语的外来语作了一个调查,通过此调查不难发现,虽然来自汉语的外来语在整个日语外来语系统中所占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