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汤洪霞,王晓丽】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爱玛》女性话语的语气的人际意义分析
-
作者:
汤洪霞
王晓丽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气
女性话语
人际意义
-
描述:
人际意义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意义就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来与他人交往,用语言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人际意义在刻画和凸显小说中人物性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探索语气的人际意义在小说《爱玛》的主要女性人物刻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丰富人际意义在解读文学作品方面的研究价值。
-
《左传》中的文姜形象小议
-
作者:
王晓丽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文姜
人物形象
-
描述:
《左传》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而尤以齐国姜姓女性出类拔萃,令读者印象深刻。当齐侯要把文姜许配给郑国太子忽时,太子忽谦卑地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出生于齐地,她容貌艳丽;成长于诸侯大国,她气质不俗;远嫁他国,她又风流浪荡。本文以文姜为分析对象,通过《左传》作者男性视角下的描写刻画,来探析经历过齐国、鲁国不同社会风俗的她的人生事迹和性格变化。
-
文学文本中的女性意识和话语重构——以当代中国女性小说为例
-
作者:
王晓丽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重构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随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成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对女性文学的理论总结和认识,更能为现实中的女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思路。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女性意识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话题,也是女作家的主体意识之一。女作家的创作是建构女性文学的基础,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提供文本支持。从女性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道路来看,女性意识的自觉程度决定着女性主义进步的速度,它是女性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女性主体自我发现的基础。
-
柳美里与在日韩国人题材创作:以《水边的摇篮》中的殖民化意识为中心
-
作者:
王晓丽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歧视
柳美里
日本人
家庭
在日韩国人
-
描述:
战后,日本女性文学打破了男性文学霸居文坛的局面,呈现出姹紫千红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些女作家们的创作主题不尽相同,风格各异,写作手法也各有千秋。在这众多不让须眉的女作家当中,柳美里于199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家庭电影》荣膺日本文学界最高奖项——芥川奖,是迄今为止获得此奖项最年轻者,并因此在文坛逐渐崭露头角,其作品在日本文坛引起了很大反响。柳美里在她长达23年的写作生涯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品内容多为取材于自己破裂的家庭、缺少关爱的童年及生活中的阴霾等。我们在品味这位作家带给我们的种种切肤之痛的伤痕之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