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研究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图...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
Open Menu
特色研究
返回上一级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返回上一级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研究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返回上一级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返回上一级
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首页>
根据【作者:
林菁青
】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特色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0
(1)
按来源分组
上海外国语大学
(1)
关键词
解读迷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跨文化互动的身份构建:以《良友》为例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
林菁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权力关系
身份构建/重构
文化研究
符号学
上海女性
描述:
1927-1937是上海作为国际性都市取得重大进展的年代,这个时期的上海文化也成为了中西文化的独特组合,展现出中国式的现代性。但至今从跨文化交际领域评估海派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冲击以及对人们跨文化身份互动构建的深入研究并不多。“海派,就是摩登女郎。”上海的摩登女郎开始烫发,足登高跟皮鞋,姿势也是传统与西化的混合。由此作者提出了研究问题,在这场典型的跨文化对话中,30年代上海女性的身份构建的“他者”是谁?而这个“他者”又是如何影响女性身份构建的过程的呢?本文试以巴特的符号学分析,来揭示在多文化汇聚二十世纪三十年
<
1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