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品特戏剧中的政治性
作者: 杨晓雪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品特戏剧   政治性   权力   荒诞   女性形象  
描述: 哈罗德·品特被公认为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荒诞派剧作家之一,其剧作通常被评论家分为早期“威胁喜剧”、中期“回忆剧”和后期“政治剧”三类。本文旨在国内外现有品特研究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方式,结合作家生平及其戏剧主题风格,尝试探索品特各个创作阶段的戏剧中的政治性,指出品特绝不简单地是一个荒诞派作家,剧中的政治声音一直存在,在其早期和中期的戏剧中,政治性被巧妙地掩在荒诞之下。本论文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品特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发展阶段,并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主体论证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着重探讨了品特“非政治”戏剧(
乡土经验与女性悲歌——孙惠芬小说论
作者: 杨晓梅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经验   孙惠芬   女性形象  
描述: 孙惠芬是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专注于乡土写作的女作家,独特的乡土经验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这也使她笔下的乡土女性人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郁的悲剧性色彩。论文以“乡土经验”为核心视角,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批判方法、形象学、文本细读等理论及方法,以孙惠芬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乡土叙事文本的解读,深入探讨乡土经验在孙惠芬乡土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得与失。一方面,独特的乡土经验丰富了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类型,展示了辽南乡土女性野性、泼辣的性格特点以及无法逃脱的悲苦命运。孙惠芬小说的女性人物塑造与乡土
李乔「寒夜三部曲」之客家女性形象研究──以叶灯妹为核心
作者: 杨素萍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寒夜   客家女性   父权   自我价值   招赘婚   童养媳   女性形象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李喬大河小說「寒夜三部曲」中的台灣客家女性形象,並以葉燈妹做為研究核心。小說敘述客家人物彭阿強率領家人,進入貓裏蕃仔林(今苗栗縣大湖鄉靜湖村)拓墾土地建立家園的過程。由於作者對於客家女性著墨甚多,並且緊貼著台灣歷史落筆,時代背景跨及台灣的清末、日治與太平洋戰爭結束時期,是以本論文首先由當時歷史背景角度切入,分析彭家客家女性在這動盪的大歷史脈絡下所承受之壓迫及其生命情境。其次,透過台灣傳統的社會制度──童養媳習俗和贅婚習俗──起源與在台盛行原因之分析,討論這兩種制度與客家族群的互動情況,並進而
论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虹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人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认为,张爱玲作品始终在探讨一个问题,即一个古老国度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通人的几俗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持什么样的生存态度.张爱玲选择女性作为文学的关照对象,她认为女性代表着四季循环,生、老、病、死等最基本的东西,具有人生的永恒意味.该文从张爱玲作品女?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论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年轻女性形象
作者: 杨萍萍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克纳   年轻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福克纳是公认的20世纪美国文学巨匠,由于他对文学的卓越贡献,被授予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各种传统的和创新的手法,深刻而全面地探究了美国旧南方败落的根源,也暴露了处在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人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他对于人物心理的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在小说形式和创作手法等方面卓有成效的创新,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高度赞扬。 福克纳一生创作了十九部长篇小说,一百多部短篇小说。虽然其短篇小说不像长篇小说那样受到极度关注,但也蕴含着不朽的艺术价值,而且自从关于他的短篇小说
《小城大爱》翻译实践报告
作者: 杨敬瑞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读者反映论   释义理论   翻译策略  
描述: 笔者选取凯特·高曼的一篇爱情小说《小城大爱》进行的翻译实践报告。凯特·高曼是美国新时代下的浪漫主义女作家,她的每一部小说都塑造了自信、坚强、乐观的女性形象。她们执着于梦想、爱情,面对困难和挫折从不胆怯和轻言放弃。这些形象代表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小城大爱》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可以净化读者的心灵,带给读者强烈的幸福感。另外,作为一名译者,笔者喜欢翻译优美的文字,这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贡献。把美好传递给读者是我们的责任。最常见的翻译起来未必容易。普通的才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论文以奈达的读者反
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媒介形象   角色定位   第一夫人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由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而来,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批判方法,女性主义迅速冲击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新闻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br>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来源,媒介也成了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其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第一夫人”是一国女性的代表,其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广大女性的生存发展状态,其媒介形象代表了社会的女性观念。通过研究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及其变化,试图剖析其背后
芥川龙之介中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兼论芥川的女性观及其成因
作者: 杨珍珍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芥川龙之介中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兼论芥川的女性观及其成因
女性网络小说的传播学解析
作者: 杨春媛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网络小说   传播学   女性  
描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为网络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小说在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的同时,引发了众多的议论和思考。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的视角,以女性网络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传播媒介的转换带来女性网络小说的创作主题、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以及读者接受会产生哪些影响,在传播过程中遵循或者打破了哪些传播规律,展现了当代女性的对传统的突破与坚守,和对当下的自我存在意义的迷惘与探索。本文通过采用传播学的框架,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展现现代女性在男权的传播话语下的女性的自我突破和坚守,深度解读男权话语下女性形象的建构和女性网络小说
论乌利茨卡娅笔下的儿童形象
作者: 杨琳琳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乌利茨卡娅   儿童形象   苦难儿童   问题儿童  
描述: 柳德米拉·叶甫盖尼耶夫娜·乌利茨卡娅(Людмила Евгеньевна Улицкая)(1943——)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女作家。乌利茨卡娅在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受到广泛关注,其笔下的儿童形象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乌利茨卡娅笔下的儿童形象分为苦难儿童和问题儿童两类,其中包括从小身患残疾、家境贫困的苦难儿童,由于亲情缺失或宠溺过度成长起来的问题儿童。通过与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肖洛霍夫的对比研究,剖析乌利茨卡娅在塑造儿童形象时在人物特点、内容、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乌利茨卡娅塑造了一系列的儿童
< 1 2 3 ... 45 46 47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