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觉醒》之沉浮与美国妇女解放
作者: 杨华   王志永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美国妇女   肖班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   文学创作   十九世纪   意识觉醒   世纪初   女性  
描述: 凯特·肖班(1851——1904)是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她生平有100多部短篇小说和几部长篇小说,还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随笔和
晚清报刊媒介对妇女解放话语的构建:以戊戌维新时期的《湘报》为中心
作者: 杨华   来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报刊   《湘报》   妇女解放  
描述: 戊戌时期,维新派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借助报刊媒介的力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围绕废缠足、兴女学这两大主题,刊载系列文章进行舆论引导,并在实践中支持湖南不缠足会和女子学堂的创办。《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范围,在当时湖南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植根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与历史背景,《湘报》关于妇女解放话语的构建亦具有政治化和男性化两个鲜明的特色。这两大特色的形成,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两个女性人物
作者: 杨华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存在形式   自我   本我   超我  
描述: 约翰·福尔斯在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创造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女性人物,具有反叛精神的萨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女性蒂娜。尽管在小说中两个女性截然不同,但她们是有着两副面孔的同一个女人。蒂娜代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表象存在,是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不得不表现出来的"超我",而萨拉是蒂娜去除伪装后女性意识里的反叛和独立的"自我"与"本我"。
海达之死新解:谈《海达·高布乐》的现代性
作者: 杨华芬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人物形象   妇女解放   文学暴力  
描述: 易卜生采用多种方式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海达.高布乐一直是易卜生戏剧研究中较具争议的人物,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剖析海达最后选择死亡的原因,论证易卜生创作这一悲剧人物的目的是通过文学暴力的象征主义的手法,催生那个时代的挪威乃至整个世界被压迫民族女性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引发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关注女性生存质量的思考。
晚清报刊媒介对妇女解放话语的构建:以戊戌维新时期的《湘报》为中心
作者: 陈文联   杨华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报刊   《湘报》   妇女解放  
描述: 戊戌时期,维新派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借助报刊媒介的力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围绕废缠足、兴女学这两大主题,刊载系列文章进行舆论引导,并在实践中支持湖南不缠足会和女子学堂的创办。《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范围,在当时湖南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植根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与历史背景,《湘报》关于妇女解放话语的构建亦具有政治化和男性化两个鲜明的特色。这两大特色的形成,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来华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妇女问题的关注
作者: 陈文联   杨华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传教士   妇女  
描述: 来华的基督教各教派,几乎都经过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使得他们对中国近代妇女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不仅广泛宣传兴办女学和废除缠足等男女平等思想,而且还将这些主张付诸于实践。这些活动,对近代妇女运动起到了一定的启蒙、示范作用;当然,囿于"布道"的宗旨,来华传教士对妇女问题的关注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流变初探
作者: 杨华荣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族压迫   性别歧视   女性叙事声音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为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的产物和表征,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内涵.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经历了极其艰辛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以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初步探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流变和历史传承.
论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 杨华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和谐互补   藩篱   困境   当代女性写作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颗巨星,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出了女性作家与她们的生存空间,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文章从妇女写作的困境、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及追求两性和谐与互补三个方面探讨了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雌激素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 杨华   屈秋民   郭峰   韩建峰   武成斌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激素   雌激素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描述: 目的分析AD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和内源性雌激素的改变,探讨雌激素水平与AD严重程度、病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11病例配对的研究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包括MMSE
比较视野下中国大陆性骚扰的法律与对策问题
作者: D.K.SRIVASTAVA   顾敏康   杨华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骚扰   中国大陆   立法   普通法   法律   女性地位   行为   男性   工作场所   受害者  
描述: 性骚扰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一状况在中国存续了好几个世纪,因为女性在传统中国历史地处于劣势地位。1性骚扰是指男性凭借其在生理、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力,对女性进行胁迫以及对其身体完整性的侵犯。2人权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结果使得法律在这一领域得到了极大发展。直到二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