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
-
作者:
杨丽丽
来源:
延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权威
解放区文学
叙事
视角
女性
性别
-
描述: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研究解放区文学的热潮,但是关于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叙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试图探讨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的研究现状、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的模式与特点、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呈现出的性别视角对叙事的影响、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呈现出的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更好地了解解放区文学女性叙事的规律,及影响女性叙事特点的因素,可以更深入地领会这一特定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生存处境、性别关系。由于叙事者通常采用四种固有的叙事模式,这也就使得解放区文学中女性的形象单一而又呆板。
-
汉奸形象初论
-
作者:
杨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类型化
民族国家想象
汉奸形象
“十七年”抗战题材长篇小说
-
描述:
“十七年”文学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文学界研究的热点。一批红色经典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十七年”小说再解读的热潮。众多学者对“十七年”的红色经典进行了再解读。在“十七年”小说的人物形象研究方面,英雄人物、“中间人物”、知识分子形象、女性形象都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成果。但是,反面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较少,是“十七年”小说研究中被疏忽的一个环节。
汉奸形象是“十七年”小说反面形象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汉奸”这一复合词最早流行于宋代,指为女真人的金朝充当密探的汉族(即中国)官员。作为
-
在漠然的世界中挣扎的男人和女人
-
作者:
杨丽丽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人物分析
女性主义批评
自然主义
社会决定论
-
描述:
德莱塞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也将现实主义新风引领入美国文学。《嘉莉妹妹》是德莱塞最初的力作,以其详尽真实展现美国社会历史和生活独领一代文坛先风。 本文结合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塑造人物的技巧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作家及其作品并作了文献综述。着重介绍了前人对德莱塞和《嘉莉妹妹》的研究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为理论框架,主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德莱塞的人物塑
-
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
-
作者:
杨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管道效应
女性科学家
缺位现象
科研产出
-
描述:
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的研究不但是科学社会学的理论问题,也是科学人才战略配置的实践问题。本文以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的一些关键特征进行了细致探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从事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阻碍;通过与国际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的比较,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基本定位;研究中国女性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影响她们科学地位取得的因素,不仅可以丰富深化对中国女性科学群体基本状况以及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现
-
刘向《列女传》中女性形象及其材料研究:基于“互文性”理论视野
-
作者:
杨丽霞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比较
刘向
《列女传》
-
描述:
刘向《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不但离不开对西汉婚姻观、妇女观的考察和分析,而且考察女性形象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也都非常重要。“互文性”理论的核心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前文本进行选择,进而把选择的内容与作者的思想纳入到新产生的文本当中,这样的创作过程就产生互文性,这也是新作品产生的一种方式。刘向《列女传》中的材料虽是采自前朝前代的各种典籍,但在这个过程中,刘向是有所加工和改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引用,所以《列女传》是在前文本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材料的改造和扭曲,再拼合融入作者的思想创作而出
-
女性主义视角下新中国第一夫人媒介形象研究
-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媒介形象
角色定位
第一夫人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由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而来,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批判方法,女性主义迅速冲击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术研究,新闻传播学自然也不例外。<br> 随着媒介的发展,媒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媒介逐渐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来源,媒介也成了社会价值观的映射。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结合,其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第一夫人”是一国女性的代表,其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广大女性的生存发展状态,其媒介形象代表了社会的女性观念。通过研究第一夫人媒介形象及其变化,试图剖析其背后
-
“绝望的妻子们”—试析凯特·肖邦作品中的妻子形象
-
作者:
杨丽梅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绝望的妻子
父权制下的天使
自杀的妇女
凯特·肖邦
-
描述:
凯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一生中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和三部短篇小说集。她的作品多刻画妇女和探讨妇女问题,小说《觉醒》被誉为19世纪女性主义的顶峰之作,其
-
从非单位到单位
-
作者:
杨丽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调控体系重构
社会变迁
组织化
单位化
非单位人群
-
描述:
本文引入单位研究中的社会调控理论,以宏观和微观两种视野对1949—1962年发生在上海非单位人群身上以单位化为特点的组织变迁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以阐明社会调控体系重构过程中,人、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一个全新的建设时期。如何把离散的社会重新纳入到新的政治体系之中,防止体系外的力量构成对新政权的威胁,阻碍新的现代化战略的推行,成为新政府执政的要义。为此,上海市政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单位化的重新组织,重构了社会调控体系。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