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玲,李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30 条
-
浅谈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的自觉关系
-
作者:
李玲
李静
来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现实批判
民国电影
女性形象
启蒙话语
-
描述: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
-
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
-
作者:
李玲
来源:
秀威资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现代文学
中国
文学研究
-
描述:
本書上編通過對女性形象的類型化分析,反思中國現代男性敍事中的男性中心意識,下編考察「五四」時期女作家獨特的青春女性情懷及其審美表現,文筆犀利,見解獨到。
-
打出幽灵塔五四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李静
来源:
海口:南方出版社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打出幽灵塔五四女性文学研究
-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玲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钱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独特光彩,其方式之一是塑造独特的女性形象。同样是写女性一生摆脱不了的情和爱,却把她们紧紧地镶嵌在人情世故和社会风俗这一大框架中去描绘。有悠悠的情、绵绵的爱,更多的还是普通生命本身负载着的深刻的人性内容。
-
以《蚀》为代表分析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茅盾小说
原因
时代女性
-
描述:
茅盾在其小说世界中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现代化、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着异于传统女性的鲜明特点,她们被称为时代女性,大多沐浴在“五·四”运动中,借“五·四”运动获得新思潮的洗礼。在走向解放和革命的道路上,因不同的性格、经历、理想和结果使她们成为各具特色的群体,这些女性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构成了茅盾小说的独特艺术创造。
-
海明威两篇短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李玲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
海明威
回归传统
-
描述:
几十年来,人们似乎对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更感兴趣,但是由于当代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关注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有的人认为海明威是个男性至上主义者,他笔下的女性通常是为男性而服务的,这种说法无疑对海明威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今,女性主义早已渗入到了文学领域,因此,重审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
女性刻画中男权社会的展示——六六电视剧研究
-
作者:
李玲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六六
性别建构
男权制
-
描述:
在六六电视剧中,与男性形象相比,女性形象的刻画占用较多篇幅;在两性角色对叙事所发挥的作用上,女性角色的功能也远远超于男性。表面看起来,对女性过多的刻画,似乎强调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对女权主义的呼应,但深入分析便可发现,在六六的电视剧中赤裸裸地展示了一个男权制统治下的父系社会。
-
湘西世界中少女形象的美与悲——以《边城》中翠翠形象为例
-
作者:
李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形象美
悲剧意蕴
翠翠
-
描述:
女性形象几乎贯穿了沈从文的全部作品,通过作品可以确信无疑的是沈从文是一个十分善于书写女性形象的现代作家,而他笔下所构建的“湘西世界”的少女形象则是其创作中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中形象展现出的美与悲色彩显得清新明丽且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边城》中翠翠形象为例,分析以翠翠形象为代表的一类湘西世界少女美与悲的生命颂歌。
-
湘西世界中少女形象的美与悲
-
作者:
李玲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形象几乎贯穿了沈从文的全部作品,通过作品可以确信无疑的是沈从文是一个十分善于书写女性形象的现代作家,而他笔下所构建的“湘西世界”的少女形象则是其创作中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中形象展现出的美与悲色彩显得清新明丽且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边城》中翠翠形象为例,分析以翠翠形象为代表的一类湘西世界少女美与悲的生命颂歌。
-
存在的不完满性与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性别建构:兼论《霜叶红似二月花》的个体生命存在主题
-
作者:
李玲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因素
隐含作者
生命存在
霜叶红
茅盾
性别建构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性
完满
-
描述:
茅盾1940年代初发表的《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①精美残篇,综合其早期创作中的两类女性形象,塑造了"既具有东方女性文化的阴柔资旨,又富于雄强的质素"②的张婉卿形象。作品关于张婉卿以母性情怀包容生命陷于颓丧状态的丈夫黄和光这一艺术想象,在已有研究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同隐含作者的立场,赞赏张婉卿的母性情怀。竹内实认为:"茅盾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