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慧,王盛】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我国妇女研究机构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
作者: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女学
问题和对策
妇女问题
妇联系统
郑州大学
妇女理论研究
中国妇女
女性文学
妇女研究
-
描述:
我国妇女研究机构的作用、问题和对策李慧英妇女研究机构的建设几乎是与妇女研究同时起步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妇女研究机构群络,有利地推动了妇女研究的学科比、本土化、国际化,在妇女研究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妇女研究机构的...
-
走进韩国史剧《大长今》
-
作者:
李慧净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续剧
文化题材
女性人物
国史
-
描述:
在诸多大众文化题材中,连续剧一直被誉为是以女性为中心的题材为主。连续剧,特别是像肥皂剧因其女性人物的比重大且结构与放映都很适合女性观众的口味,从受众比率看来的确为女性居多。但从其内容上来讲,对于究竟是否真正地以女性为中心和亲近女性的问题, 也有颇多的谈论。
-
不息的生命:张爱玲笔下三类女性的生存图景
-
作者:
李慧
安刚强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生存图景
地母精神
女性人物
-
描述:
张爱玲笔下的三组女性人物分别显示了各自的生存图景:"凄艳的蝴蝶"曹七巧、霓喜健康、泼辣,但难以掩饰命运的难堪;娇宠的准尤物王娇蕊、白流苏、殷宝滟明艳动人,其依附性地位实包含着难言的辛酸;自立的女性虞家茵、顾曼桢朴素平实,其独立的地位却依然没有带给她们满足的喜悦。在这些女性人物生存的挣扎与缺陷基础上,张爱玲寄寓了一种企望安顿女性生命的地母精神。
-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利的实践逻辑:南宁“出嫁女”案例研究
-
作者:
王晓莉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化
出嫁女
土地权利
-
描述: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的农地征用",出嫁女"成为土地权利受侵最为普遍的群体。研究认为,征地带来了"性别化"的身份认定,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表决的决策程序又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化的条件。基层政府难以纠正村民自治中的违法规定,且面临维稳的政绩压力。建议在农业和农村能力建设的培训中纳入性别平等内容,重视组建妇女组织,开展妇女的能力建设培训;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法规标准,保证征地补偿机制中的性别平等,保障妇女在村庄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强化对村规民约的法律约束,保障基层政府对违
-
香港妇女运动见闻
-
作者:
李慧英
田心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团体
妇女问题
性别歧视
香港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平等机会
立法局
妇女政策
性别平等
-
描述:
香港妇女运动见闻李慧英田心1997年11月下旬,我从冰雪覆盖的北京来到温暖如春的香港,开始对香港妇女团体短暂而难忘的访问与交流。我渐渐走近陌生的香港,走近我们的香港姐妹,走近香港的极具特色的妇女运动。女界的觉醒和反思当代香港妇女运动走过了一段与内地迥...
-
中韩妇女访港情况介绍
-
作者:
李慧英
郭慧敏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妇女地位
香港
韩国
妇女运动
中国
-
描述:
中韩妇女访港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