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感动中国》获奖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范钊   李妍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动中国》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描述: 《感动中国》作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本文通过对历年获奖人物的社会角色解析,分析当今社会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女性形象创作的影响
作者: 李妍妍   来源: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精神分析理论   悲剧   弗洛伊德   女性人物  
描述: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文学领域内的诸多问题做出了独到的解释。中国五四运动之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作家张爱玲也受其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人物始终透着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子。本文将通过对张爱玲笔下人物的介绍,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从娼妓侍婢到官宦小姐——浅谈关汉卿笔下的青年女性形象
作者: 李妍   来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惨的命运   青年女性   “工”字型结构  
描述: 在关汉卿现存的杂剧当中大部分是以青年女性为题材,这些青年女性囊括社会各个层面,人物形象呈现出“工”字型结构,而且她们都有一点共同的,就是她们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幸福,有确定的目标,并在为之不懈的努力着。虽然基于出身、人生阅历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同,她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相同,但追求幸福是她们行为的准则和动力。正是在这个总的前提下,她们走了各自不同的路,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
母爱无言:《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母亲形象研究
作者: 李妍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沉默   《卡拉马佐夫兄弟》  
描述: 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的诸多作品从诞生之日到现在被全世界广泛研究,一方面他的作品是对时代的一种预言,另一方面时代不断地赋予他的作品新的内涵与价值。在诸多的文学理论研究之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我们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重要参考理论,长久以来,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对话”中,集中在了那个“狂欢化”的世界当中。本文通过对作家最后一部,也是其终生思想结晶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细读,发现在这个喧闹的充满了声音的作品中存在着一个沉默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母亲们的世界。
在物化时代中的挣扎或重生
作者: 李妍   李梦遥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文颖   人性   追求自由   童话   美人鱼   物化意象   爱情   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  
描述: 2000年可能并不是一个人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时代的完成与终结,相反却是人类不再作为人类而变为没有思想和没有感觉的机器的时代的开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