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丹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影响   《世说新语》   形象分析   生活状况   女性  
描述: 南朝刘宋时期的《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领衔成于众手的志人小说,它以百科全书的性质为这一时期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资料。全书主要记录了汉末、魏晋以来三百年间士族的逸闻轶事,重点是东晋百年间。《世说新语》采用艺术化的书写方法去描写东汉末和魏晋士人独特精神面貌和人生观,此书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人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混乱,使得它几乎没有安定的时候。政治权利的交替更迭、礼教对人们束缚的减弱、魏晋玄学和佛教思想对士人精神层面的冲击影响、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
《奇异的插曲》与《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李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与美女神   大母神   原型   高唐神女  
描述: 这篇论文从大母神原型这一视角审视比较《奇异的插曲》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大母神这一原型在中西方的不同发展路程体现在奥尼尔和蒲松龄的作品中,造成了其中女性人物在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之处。论文共分七部分: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论。 导言是对论文思想构架的整体介绍。首先是对尤金·奥尼尔和蒲松龄笔下的女性人物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的综述。在奥尼尔的观念里,女性总是与“母性”密不可分。所以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总带有某种程度的母性特征。她们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对待身边的男性,爱护他
21世纪美国女性电视剧研究
作者: 李丹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1世纪美国女性电视剧   女性形象   “她文化”  
描述: 美国女性电视剧在2000年后出现并迅速发展,它几乎是一个全新的电视剧剧种和社会文化文本。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她时代”也随之而来。美国女性电视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既受到“她文化”的影响,又成为女性主义文化在当今阶段的新尝试和自我完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美国女性剧的出现为美国传统电视剧的固有受众市场划分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打破了幻想剧、犯罪剧和医疗剧三足鼎立的态势,成为一匹在美国各大电视节上获奖很多的“黑马”。女主角们的靓丽外表、同一化的职业、群像图景以及被解构了的传统女性
约翰·邓恩爱情诗中女性身份的缺失
作者: 李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约翰·邓恩   女性主义  
描述: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歌与短歌集》收录了一系列广为人知的独特诗作。他其他的作品包括挽歌、散文信以及神圣诗等也包括涉及男女关系的爱情作品。对于邓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他的时代,并且在20世纪达到高峰。我国关于邓恩研究的发展也同样丰富,其作品已被翻译为不同版本的中文专著,评论家也从不同的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剖析。在文艺评论中,女性主义分析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作者在对邓恩作品进行分析之后发现,邓恩爱情诗中所反映的主题广泛复杂,这与他个人的不平经历和宗教冲突有关。本论文意在
对《觉醒》中埃德娜的世界的解析
作者: 李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性主义思想   埃德娜   小说《觉醒》  
描述: 小说《觉醒》无疑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以及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一。它所反映的女性主义思想在早期引起了很多批评家的注意。但是随着世界文学的发展,它所表现出的主题以及评论的视角被逐渐拓宽。本文意在利用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和“人本主义”、“个人主义”的观点分析此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最常被讨论和研究的就是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埃德娜游向大海深处再也没有回头。主人公的对死的选择与觉醒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这是个关于存在与否的问题…主人公选择了不再存在。所以,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理论会被应用于此问题的分析上。“此在”可以被理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作用   商业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工具,对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价值观念,此外,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从电影入手,把女性形象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从而识别出在商业化规范的今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神话原型视角下奥尼尔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榆树下的欲望》   神话原型   《悲悼》   女性形象  
描述: 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深受圣经神话的影响,将神话原型与相对应的现代生活题材进行了移位和置换变形,来挖掘现代人悲剧的根源。奥尼尔对母亲又爱又恨的情绪影响着他对女性的态度,促使其在戏剧中塑造母亲这一女性形象。《悲悼》及《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将其中女性形象与神话原型相融合,诠释其矛盾的女性观。
论康拉德小说《海隅逐客》中的边缘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隅逐客》   男权   康拉德   西方中心主义   身份认同   边缘女性  
描述: 康拉德是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1896年发表的《海隅逐客》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着力描述了两位殖民地女土著.她们在身份认同和对抗西方殖民主义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危机和困境.相对于西方中心主义和男权来说,她们都属于边缘女性.
论康拉德小说《海隅逐客》中的边缘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隅逐客》   男权   康拉德   西方中心主义   身份认同   边缘女性  
描述: 康拉德是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1896年发表的《海隅逐客》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着力描述了两位殖民地女土著。她们在身份认同和对抗西方殖民主义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危机和困境。相对于西方中心主义和男权来说,她们都属于边缘女性。
重庆抗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丹   来源: 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小说   重庆   女性形象  
描述: 重庆抗战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底层女性,都成为作家笔下的重要角色。抗战使女性走上了历史舞台,进一步推动了女性的解放,扩展了女性的生命活动空间。然而,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分工、封建意识和现代意识也矛盾地存在于她们的身上,在抗战的特殊语境下,女性走上社会的道路是艰辛而曲折的,女性解放也是不彻底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