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灵魂的漫游:与顾艳的对话
作者: 朱育颖   顾艳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欲望   西湖   文学写作   女性叙事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文学   日常生活   中短篇小说  
描述: 灵魂的漫游:与顾艳的对话
以画入文别有韵味──略谈凌叔华的早期小说创作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画入   小说创作   早期小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   凌叔华   中国画   再现生活   女性形象   文人画  
描述: 以画入文别有韵味──略谈凌叔华的早期小说创作
南国都市的喧哗与骚动──评张梅的长篇小说《破碎的激情》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破碎的激情   生存状态  
描述: 论文对小说所展示的80-90年代广州的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刻透视,对小说中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都市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和考察 ,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急剧膨胀的物欲对人的精神的挤压。重点探索了女性人物精神上的迷失与成长,并为都市女性话语注入了更具活力的新质。
我与女性文学——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演讲
作者: 顾艳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灵魂   演讲   女作家   诗歌   中国文学史   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讲这个题目前,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一定要说"我与女性文学"?文学就是文学,为什么要有性别之分?要知道我们在思考和写作时,并不带着性别去思考和写作。而且女性文学也并
为人·为女·为文——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流变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个人化写作   女性话语   “人”的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人的自觉  
描述: 为人·为女·为文——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流变
性别之声:当代女性写作的流变
作者: 朱育颖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作家   关键词   声音   女性文学研究   流变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文学文本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灵魂的栖息与永远的跋涉
作者: 顾艳   来源: 青岛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先生   灵魂   中国文学   栖息   评论   文坛   小说集   作品   文学观念   女性文学  
描述: 陈骏涛:灵魂的栖息十年前,由方方介绍我认识了陈骏涛先生。那时的陈先生正在主编一套后来在文坛很响的《跨世纪文丛》,我的小说集《无家可归》,最早想参加这套丛书。但自我从美国伯克利加大访学回来后,却被云南人民出版社列入了《她们文丛》。虽然我没有在陈骏涛先生主编的文丛出过书,但他依然把我视为他的学生。因此,我们断断续续有了长达十年的交往。第一次与陈骏涛先生见面.是他推荐我参加了1998年9月在北京与承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初见陈骏涛先生,只觉
苍茫如醉--说说女博士徐坤
作者: 顾艳   来源: 作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爱情   小说世界   知识分子   作品   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图书馆   学术研讨会   徐坤  
描述: 第一次见到徐坤,是在1998年9月北京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上。那时候她在会上代表获奖女作家发言。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一下把她与她的小说联系了起来。《白话》《先锋》(鸟粪)《遭遇爱情》,还有《沈阳啊沈阳》。徐坤总是用一支敏锐、犀利的笔,阐述她的思想。那时候,我们彼此还不认识。坐在我身旁的著名评论家陈骏涛先生说:"等一下,我给你们介绍。"陈老
一个北极村的精灵--我眼中的迟子建
作者: 顾艳   来源: 作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二十多年前,我就梦想着去北国哈尔滨.因为那时我的处女作发表在1981年3月号的<北方文学>上.从此,我对文坛的关注是从北国开始的.然而直到最近我参加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的颁奖大会,才了却了赴哈尔滨的心愿.漫长的等待,使我在遥远的西子湖畔依然能感受到哈尔滨的土地上,有一个北极村的精灵在飘动、漫游--她是美丽的、精神的、高贵的.她就是我神交已久的迟子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