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晓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
男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晓华
来源:
家庭保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男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
-
杨红菊与她的绿园酒家
-
作者:
晓华
来源:
学习与实践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酒家
顾客
办公室
员工
连衣裙
经营
总经理
分店
价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我的印象中,敢在商海弄潮的女人,都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然而,见到绿园酒家的总经理杨红菊,无论如何也难将她同“女强人”一类的女性形象连到一起。见到杨红菊,是在她打理的位于汉口岳飞街的绿园酒家。那天,她身着一件豆绿色的短袖直腰连衣裙,脖子、指间各佩一枚小巧精致的饰物,显出一份成熟女性的简约与清爽。虽是外出联系开办绿园酒家分店的资金落实一事,刚从暑气蒸人的街上回到办公室,却一点不见她风风火
-
寻找回来的世界:从几出东北评剧现代戏看新女性的内涵
-
作者:
常晓华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
戏曲舞台
东北三省
新世纪
女主角
新时代
社会学
新女性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三省评剧艺术舞台异常活跃,在接连两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辽、吉、黑均有优秀的现代剧目推出,观众与专家对《疙瘩屯》、《三姓人家》、《半江清澈半江红》皆反响强烈。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些剧目不仅选择了新时代的女性作为戏的主人公,而且以演绎她们人生的坎坷和抗争命运的摆布、张扬独立的个性精神构成了戏剧的主体。从而,于历史学、社会学和美学的杂糅交汇之中,寻找回来了真正属于新女性自己的世界。一、传统的惯性与新女性地位确立的重重阻隔大型现代评剧《三姓人家》、《半江清澈半江红》和《疙瘩屯》,分别在两届评剧
-
大众的大姐:浅谈电视剧《大姐》的创作
-
作者:
郑晓华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姐
平民化与大众化
精神文明
-
描述:
结合电视剧《大姐》谈女性人物在电视剧创作中的全新表现。
-
谈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妇女解放观
-
作者:
吉晓华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马克思主义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
社会主义
中国妇女
五四时期
陈独秀
人格独立
辛亥革命
-
描述:
五四前后,中国妇女运动日渐兴起,陈独秀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对妇女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妇女解放观。但长期以来学界同仁对此所作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试就此作一介绍,以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一、妇女解放的首要标...
-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
作者:
白晓华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0~1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
-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
作者:
白晓华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0~1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
-
中国近二十年女性文学发展综述
-
作者:
白晓华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
发展综述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发展历程,并分解出多种思潮与流派。该文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分析两个时期即女性文学的发展时期(1980-1989)和繁荣时期(1990-2000)。
-
浅谈高尔基笔下底层女性形象
-
作者:
马晓华
来源: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浅谈高尔基笔下底层女性形象
-
《安琪拉的灰烬》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王晓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观建构
民族与宗教认知
弗兰克
女性人物
性别角色
-
描述:
本文以拉康的主体理论、弗洛伊德的宗教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美国作家弗兰克.麦考特小说《安琪拉的灰烬》中的女性人物对弗兰克在性别角色、民族与宗教认知及道德观建构的三方面的影响,深入解读影响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形成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