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新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论唐人小说中的妒妇形象
-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影响
原因
妒妇
-
描述: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妒妇形象,她们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敢爱敢恨,勇于抗争,以女性之妒表现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全面背离和反拨.妒妇现象作为男女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亦留下深远的影响.
-
一次高品位的学术盛会——“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简述
-
作者:
张新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学术规范
学术史
中国文学研究
世纪回眸
高品位
文学史学
现代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学术研讨会
-
描述:
“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纪回眸”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15~19日在河南大学召开。对20世纪文学和文艺学学术史的概念、学科任务、诞生机制、流变过程、经验教训及应该具有的学科品格的讨论,成为会议的中心话题,并在认识上取得重大收获
-
女王的双重身体:“国王二体”论与《仙后》中的伊丽莎白一世形象
-
作者:
杨新华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王形象
“国王二体”论
雌雄同体
《仙后》
政治身体
自然身体
-
描述:
伊丽莎白一世在斯宾塞的《仙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该诗的“象征中心”。诗中的众多女主人公如乌娜、贝尔福柏和美狄娜等,都象征性地代表着这位英格兰女王的某些方面。斯宾塞在影射女王时明显借助了“国王二体”论。“国王二体”论认为国王拥有双重身体:自然身体和政治身体。国王的自然身体指的是他的肉体凡胎,受制于变化和死亡。而他的政治身体常与王权或整个王国相提并论,被认为是无形的,永恒的和完美的超体。作为对女性君主与专制王权间“错配”的一种辩护,“国王二体”论在对伊丽莎白一世形象的官方呈现中曾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认为“国
-
透过唐传奇女性形象看唐代士人心态
-
作者:
廖梦云
陈新华
来源: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人心态
女性形象
唐传奇
-
描述:
从唐传奇中几起美丽、地位显赫的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探讨了唐代士人对女性、对爱情、对仕途的心态。唐传奇中的女性是美丽的,但多数是作为男性的观赏对象而存在;唐传奇中叛逆女性命运多是悲惨的,而作者却通过一定的叙事模式使男主人公摆脱了责任;唐传奇中女性身份高贵者众多,这是唐代士子渴望与贵族女性成婚的生活追求的真实反映。
-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回顾与反思
-
作者:
谢新华
张宁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顾与反思
社会地位
日本女性
-
描述:
我国现有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叙事、妇女运动、日常用语、女性地位转变原因以及国际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成果中文献研究居多,缺少实证研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介和反思,可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中国妇女运动文献 1949年版
-
作者:
太行新华书店印行
来源:
太行新华书店
年份:
1949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文献 1949年版
-
西施浣纱
-
作者:
王德清
冷新华
来源:
歌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韵
故事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
西施
-
描述:
中国古典故事为千古东方美韵增辉,一撇一捺的诉说,诉说着中国女人的美丽,挣扎,自由,梦想。透过这些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女性的善良魅力。其中四大美女几乎家喻户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们的荣辱紧系着当时国家的命脉,百姓的幽幽性命。解读研究她们,方向远比距离重要。
-
唐人小说中的刚猛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刘新华
李铁坚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意义
刚猛女性
原因
-
描述: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性格刚猛的女性形象。她们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其形象极富文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她们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标志着女性文学的新成就。
-
中国妇女运动文献
-
作者:
苏北新华书店辑
来源:
苏北新华书店
年份:
194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运动
-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文献
-
齐文化视阈下的明清齐地作家的戏曲创作
-
作者:
徐文明
王善禄
李新华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业
齐谐志怪
明清齐地戏曲
齐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尊贤尚功”的文化价值取向确定了齐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其政治体制呈现一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状态,影响着明清齐地戏曲家们的创作思维。崇尚功业、致君泽民成为他们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外,在女性形象塑造和婚姻观念上所体现出来的开放性、包容性也彰显了齐文化的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