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彼得·艾迪科勒,王晓,刘晓涛】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醉驾入刑”催生社会新现象
-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江阴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醉驾入刑”催生社会新现象
-
《楚天都市报》副刊“情感讲述”专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晓聪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讲述
女性形象
《楚天都市报》
-
描述:
情感类栏目一直是都市报纸副刊强力打造的重点,一般以普通百姓口述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由记者聆听记录的方式刊登。本文采集了《楚天都市报》2009年9月1日至25日共25个样本着重分析"情感讲述"中的女性形象,并依据女性主义的观点和文化角度做出理论分析。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第二性:浅谈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东
来源:
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痛苦
鲁迅研究
侮辱
爱情
萧红
女性形象
男人
年轻女性
第二性
-
描述:
一萧红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在中国的文学史中,萧红,是一个曾经长期被遗忘的名字。虽然她在31岁的风华之年即辞世,却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虽然她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坎坷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焦点,她的文学作品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却还是渐渐放射出掩盖不住的
-
人性的光辉:简析《小姨多鹤》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会
来源:
民营科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小姨多鹤》
地母情怀
生命形态
严歌苓
-
描述:
严歌苓的新作《小姨多鹤》延续了她近年来中国传奇书写的思路。小说塑造了两个伟大的女性———日本女人"小姨"多鹤和中国女人"母亲"小环的女性形象。小说写出了20世纪中国社会底层百姓家半个世纪以来风风雨雨的血泪史,映照出了伟大的人性光辉,显示出对他人的包容和对生命的信心。这部小说跨越国界和文化等多重阻隔,呈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文章拟从小说中的女性生命形态着手,采用具体的文本细读方式,并运用叙事伦理学的一些理论,把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进行研究,来看其小说中彰显出的伦理。
-
特定时代女性的失落与憧憬:张爱玲小说《小艾》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雁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艾》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小艾》以女性言说的文学立场叙述了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故事,作家以悲悯的心态描写了不同女性迥异的人生经历,从女性的角度探讨和追求特定时代作为人的女性的意义和价值。
-
《妇女杂志》对近代都市女性生活的塑造和影响
-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杂志》
塑造
现代都市
新女性
-
描述:
191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刊的《妇女杂志》,坚持致力女性自身发展的办刊宗旨,以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社会风采,成为中国历史上发行时间最久、影响力最大的女性杂志之一。它所塑造的中国近代都市新女性形象,使我们看到近代都市女性的身体意向、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建构与变化。研究《妇女杂志》既是对妇女发展历史的回应,又是对妇女发展未来的一种关切。
-
试论《史记》对女性人物精神生态的观照
-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精神生态
女性人物
-
描述:
对历史人物内在精神生态的拷问与追寻,着力于"自然人性"的探求,是司马迁在《史记》文本建构过程中努力的方向和良愿所在。《史记》中登场的女性人物近四百个,构成了宏大"历史场域"中独特的女性形象景观。司马迁精心描述了和谐的精神生态和失衡的精神生态两个层面的女性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精神生态的关切和忧思,对建构理想的精神生态范型的期盼。
-
卢梭的女性教育观:读《朱莉,或新爱洛伊丝》
-
作者:
王晓瑞
来源:
快乐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梭
女性教育观
新爱洛伊丝
-
描述:
《朱莉,或新爱洛伊丝》是卢梭的四大名篇之一,它既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教育名著。通过这部书信体的小说,卢梭塑造了朱莉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阐释了他的女性教育思想。他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在女性的爱情、婚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影响力的见解。反思卢梭的女性教育观,对促进当代女性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
论晚清社会小说的解构主义审美理想
-
作者:
王晓岗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小说
解构主义
国家想象
以吏为师
-
描述:
晚清社会小说全面否定封建价值体系,扫荡整个封建官场,解构以吏为师的观念,消解政治小说国家想象的热情,描绘新型女性形象,颠覆男权思想,嘲讽新派人物,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美学特征。但社会小说陶醉于解构的快意之中,对于建构新的理想则显得力不从心。
-
卢梭的女性教育观
-
作者:
王晓瑞
来源:
快乐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梭
女性教育观
新爱洛伊丝
-
描述:
《朱莉,或新爱洛伊丝》是卢梭-的四大名篇之一,它既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教育名著。通过这部书信体的小说,卢梭塑造了朱莉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阐释了他的女性教育思想。他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在女性的爱情、婚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影响力的见解。反思卢梭的女性教育观,对促进当代女性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