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璐,王莹】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德拉布尔小说中的自我指涉现象
-
作者:
王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桦尺蛾》
《夏日鸟笼》
德拉布尔
自我指涉
《磨砺》
-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当今英国文坛炙手可热的人物。当后现代主义盛行之际,玛格丽特却因其现实主义小说而独树一帜。曾经在一次访问中,她说道:“我宁可尾随一个伟大的传统,也不愿站在一个新潮流的前头”(张中载,1997: 208)。直到现在,德拉布尔已经发表了十七部小说,十篇短篇故事,四个剧本,六本评论集,五部编著以及文章若干,在学术界享受相当的声望。作者在读过德拉布尔的小说之后发现,大多数德拉布尔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尤其是那些知识女性,都有高学历并且有着不错的工作。在这些主人公当中,年龄跨度从刚毕业的青年到已
-
父权文化的牺牲品:解读《欲望号街车》主人公布兰琪的悲剧命运
-
作者:
王莹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牺牲品
布兰琪
父权文化
田纳西·威廉斯
《欲望号街车》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战后至60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代表作《欲望号街车》(1947)成功地刻画了布兰琪。杜波依斯这一孤立无援、脆弱敏感的女性悲剧形象,并赢得了三项戏剧界大奖:普利策奖,唐纳德森奖和纽约剧评奖。关于主人公布兰琪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经历的评论历来层出不穷,但结论却大相径庭。有的评论家把该剧看成是道德剧,布兰琪因为自身的性乱而受到了惩罚;有人把则坚信布兰琪的故事是个体的经历集中表现,不具有广泛社会意义;此外,田纳西·威廉斯也往往被看作致力于人物心理刻画的戏剧家。田纳西本人曾承认他是一位喜欢把个
-
从“阴影”原型理论来分析《1Q84》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璐璟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从“阴影”原型理论来分析《1Q84》中的女性形象
-
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美学思想窥看《紫色》
-
作者:
张璐璐
来源:
科研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美学
紫色
性相
-
描述:
在巴特勒性别美学思想中,其对传统二元对立的异性恋体系的颠覆,在一定意义上对沃克的《紫色》中的三位黑人女性形象西丽、莎格、索菲亚进行了较好地诠释,对于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中对于女性性相的描绘、性态的描写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巴特勒性别美学思想的视域出发,试图通过对三位女性形象的描写来解读沃克对于性别角色的固定化思维方式以及性别霸权的颠覆与挑战,表达出对于构建平等和谐多元化社会的美好愿望。
-
社会性别视角下门户网站女性形象研究:以女性频道为例
-
作者:
张璐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门户网站
女性频道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与传媒的研究是女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媒体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的女性网站和女性频道。本文通过对新华网女性频道和新浪女性频道的个案分析,总结了门户网站女性频道建构的女性形象的特点。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门户网站女性频道建构的女性形象仍然与现实女性形象之间存在偏差,表现为“被看”的外在形象,被边缘化的职场形象,被偏重的家庭角色和偏见仍存的“新女性”形象。在对这种形象的成因进行份详细时,本文从社会文化视角、新闻传播学的视角以及女性主义的视角都进行了分析,借鉴了女性主义中的
-
解读两性视野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莹莹
张婷婷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等与独立
两性视野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思想
-
描述:
在人类漫长的文学史中,男性文学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女性文学被定义为"边缘"文学。女人在社会中被看做男人的附属和随从,无论在文学界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处在"他者"的位置上。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完全是按照男权思想定义的"天使"女性形象,而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展现了女性生存的现实,表达了渴求男女平等与独立的思想意识。
-
“乡下人”的“菲勒斯”意识:路遥小说中的婚恋叙事批判
-
作者:
王莹莹
张小刚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下人”
“菲勒斯”意识
身份焦虑
-
描述:
通过对路遥小说中的不同婚恋类型、女性形象、两性间权力关系的分析,文章认为路遥小说中"菲勒斯"意识是一种"乡下人"的"菲勒斯"意识。它与传统文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作家的创伤性婚恋经验相关,因此表现出其具体性和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