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喧嚣中的沉静:复调小说《大家小事》深层结构比较分析
作者: 张瑞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在冲突   《大家小事》   深层结构   复调小说  
描述: 长篇小说《大家小事》是当代女作家静心于2011年初出版的一部小说,通过对小说的复调叙述策略及冲突设计与《罪与罚》的比较分析,可以认定这是一部将叙述形式与小说本身要探讨的问题深度地结合起来,使形式具有了深度意味的创新型作品.在意蕴方面超越了女性叙事,开拓出更丰富的内蕴.直面现实的浮躁,用小说结构形式、话语特征和冲突设计等形式的深层内涵,体现出沉静内省的解答思路.
论《聊斋志异》中的婚恋观
作者: 张瑞杰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引言《聊斋志异》无论文学技巧还是思想水平都堪称我国志怪题材小说的高峰,作者蒲松龄常用人与仙妖狐怪之间真幻相生的故事或切入时代肌理直陈其弊,或冷嘲人性之堕落沉沦,或讴歌狐怪的至情至性。其中,涉及婚恋题材的作品占整部小说的四分之一,引起学者的广泛研究,有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蒲松龄的婚恋观念和创作心理,有从文本层面梳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婚恋观念,但鲜有人注意到作品中作者对个性解放的呐喊同其基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婚恋观念
简·爱与苔丝——两种性格,两种命运
作者: 王莉   张瑞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感情   幸福观   抵御能力  
描述: 《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的写作时间相隔约半个世纪,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的境遇与对命运的选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都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却有直接与间接之别;二者性格都贴近自然、自由,在表象上却有果敢与温驯之别;二者都是作家对女性形象塑造的新探索,但各自侧重点不同。
研究宋代女作家的开山之作--评《宋代女性文学》
作者: 张瑞瑞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蕊夫人   封建礼教   李清照   女性作家   女作家   中国文学史   妇女文学   开山之作   宋代女性   朱淑真  
描述: 建国以来出版的几部中国文学史,很少论述女性作家,宋代部分只介绍了一位李清照,像朱淑真这样杰。出的作家也摒弃在外,其余作者当然更不得其门而入。苏者聪教授10余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筚路蓝缕,继补自的《闺帏的探视──唐代女诗人》后,又出版了《宋代女性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全书28万余字,共22章,分类论述了皇后、妃子、官妇、宫廷女诗人、姬妾、奴婢、妓女、尼道各阶层的女性,涉猎作家200余人,作品近1000首。该书资料丰赡,作家齐备,体系完整。作者不以作家出身贵贱、地位尊卑定取舍,而以其
探究张爱玲作品的叙事艺术及女性意识转变*
作者: 张瑞静   来源: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叙事艺术   女性意识  
描述: 张爱玲作品中具备极其深刻的女性意识,进而使其作品具有女性解放和社会进化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女性文学史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从张爱玲生平以及作品的主要特点,分析张爱玲作品的叙事艺术,并阐述张爱玲作品女性意识转变的四个阶段。
研究宋代女作家的开山之作──评《宋代女性文学》
作者: 张瑞瑞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蕊夫人   封建礼教   李清照   女性作家   女作家   中国文学史   妇女文学   开山之作   宋代女性   朱淑真  
描述: 研究宋代女作家的开山之作──评《宋代女性文学》
从“熊猫丛书”英译本看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译介
作者: 陈正华   张瑞玲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当代女性文学   英译   中国  
描述: 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熊猫丛书”在树立中国新时期女性形象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向西方读者有效传达了文本以外的背景,又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女性文学作品的翻译在选择上要多样化,要选择合适的译者,并且要注重翻译外的因素。
从《走向末日》看厄普代克的女性观
作者: 靳相茹   张瑞红   赵丹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小说家   厄普代克   女性观   美国中产阶级   女权运动   负面形象   女权主义   瑞娅   夫妇们   道德责任感  
描述: 美国当代小说家厄普代克以描写美国中产阶级而闻名,但是他作品中的众多女性也值得探讨,这些女性形象很多都负面形象,无论来自哪个阶层,没有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或道德责任感。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的主观曲解,但是在另一方面作家又对此非常清楚,对女性是充满同情的。本文以《走向末日》为例,分析了厄普代克的女性观。一、引言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美国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发展,各种探讨女性意识、女权主义问题的
当代生态文学批评述评
作者: 靳相茹   张瑞红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生态文学批评作为新生的批评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本文讨论了生态文学的产生背景,内涵和不足之处,指出它为解决当代自然灾难和精神危机提供了一个视角。 关键词: 生态文学批评 和谐共存 背景 内涵 不足 作者简介:靳相茹(197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张瑞红(1972—)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文学。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15-01 二十世纪,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