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双重声音话语解读汤亭亭的男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张琴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种族主义
双重声音话语
男权主义
-
描述:
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1940—)在其代表作《女勇士》(1976)和《中国佬》(1980)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分别刻画了华裔女性和男性,审视了华裔美国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长期以来,评论界对于汤亭亭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却对其所塑造的华裔男性形象缺乏关注。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双重声音话语这一视角,运用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深入细致地分析汤亭亭这两部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并以此进一步剖析汤亭亭的男性观。 基于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身份,汤亭亭对于包括其父辈在内的华裔男性有着复杂的
-
张贤亮小说中女性情结的心理阐释
-
作者:
张琴凤
来源: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阐释
张贤亮
女性情结
小说
-
描述:
张贤亮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正是作家早年生活记忆、人生体验在作品中的具象化、符号化。作家深层心理中蕴含的女性情结———母爱与性爱 ,以独特的方式交融于作品中 ,构筑了一幅形神各异的女性群像图。
-
“凝视”中的宝贝——香港电影《功夫》与《霍元甲》中的两个女性形象并论
-
作者:
张琴
王杰泓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发形而上学
女性主义精神分析
凝视
香港电影
-
描述:
"凝视"的概念描述了一种与眼睛或视觉有关的权力形式。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野里,以影片和观众的凝视为中心,电影实际上满足了男性-父权世界一种相互认同的"窥淫"的快感。香港电影《功夫》与《霍元甲》中,两位美丽善良的女性(阿芳和月慈),同样摆脱不了作为"花瓶"而被看、被凝视的宿命。不仅如此,透过影片对其"残缺美"(一哑、一瞎)的着意渲染,凝视似乎还格外承载着回归后的香港电影人一种原道、归宗的"自发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