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露丝与派拉特女性形象
作者: 张几木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求自我   成长历程   女性主义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以奶娃的成长为主线,主要讲述了奶娃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及最终建立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黑人女性的爱贯穿着奶娃成长的始末,指引着奶娃南下寻根之旅,并最终达到人格的升华。本文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具体分析形成鲜明对比的露丝与派拉特的黑人女性形象,从而深入研究小说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
《抚摸岁月》:“双性同体”理想人格的塑造——何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毅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抚摸岁月》   双性同体   理想人格  
描述: 福建客家女作家何英的《抚摸岁月》是一部反映客家社会风土人情的长篇小说.以“双性同体”理论为主线,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抚摸岁月》中的母女形象双性同体人格形成的过程,透视母女两人内心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描述在女性意识觉醒的作用下双性人格从母亲到女儿身上的发展变化及两性人格特征在女儿身上的和谐统一,为深入剖析《抚摸岁月》中的女性形象提供新的途径.
“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论凌淑华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淑华   时代意义   女性形象   符号化   小说   女性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当同时代的冰心、庐隐等女作家将视角大多投向那些大胆反叛社会向旧社会旧家庭拼死抗争的新女性时,凌淑华却以其温婉含蓄的笔调去开掘那个社会的另隅。她所关注的是高门巨族下的温婉女性,描写她们在新旧时代交替中思想和境遇的变化,以此来回应时代。为了方便论述,在这里我粗略的将其女性形象划分为少女、妻子和母亲三类,揭示和反映那个时代女性悲剧的一生。
《时时刻刻》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张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杀倾向   同性恋倾向   女性形象  
描述: <时时刻刻>以小说<达洛维夫人>为主线,通过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经历,将她们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影片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女性所共有的女性同性恋情结以及自杀倾向.通过镜头的交错,影片向我们细腻地展示了女性的特有的情感世界.
试析《羚羊木雕》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燕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羚羊木雕》   女性形象  
描述: 之路的《羚羊木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其中的女性被丑化扭曲,这会在学生的心中烙下反面的女性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消解性别之间的歧视,并树立其正确的女性正面形象。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韵韵   来源: 智富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新媒体   女性形象   性别平等  
描述: 当下,新媒体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女性形象,影响受众对女性的看法。由于新媒体的特殊性和传统的性别观念,女性形象并未因新媒体而发生本质的改观,新媒体的发展对性别平等并没起到理想中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建构的几种女性形象,分析其对性别平等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对如何改变此类现象提出建议。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与悲剧意识解读
作者: 张娜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解读   悲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传奇性的作家,其作品跨越时空的限制,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张爱玲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她一生饱受争议,其本身的情感纠葛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其自身的情感经历、爱情观与婚姻观也都折射在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身上,她在赋予这些女性形象独特性格与灵魂的同时,也给予了这些女性形象悲悯的注视和拯救的心态,但往往更增加了其作品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小城畸人》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曼玉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城畸人》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   社会变型  
描述: 美国知名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在其代表作《小城畸人》中,讲述了处于社会变型时期的女性形象。尽管每个女性的知识背景与性格面貌各有差异,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存在,她们都受到了男权社会的压迫。笔者从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出发,结合安德森所受到的女性影响,论述新时期的女性形象。
抗战前《申报》化妆品广告中女性形象变迁
作者: 张鑫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广告画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广告画中的女性形象也是反映社会文化的最佳窗口。自《申报》广告画出现以后,女性形象就频繁地出现在化妆品广告中,从“吉布森女孩”、东方古典女性、新女性、家庭女性,至裸露女性以及女明星等众多美女形象都曾出现过。通过考察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变迁,不仅可以探索化妆品在近代中国的销售过程,亦可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探究女性美的建构过程。
满都麦汉译小说女性形象塑造艺术探析
作者: 张一弘   来源: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艺术   满都麦   汉译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满都麦汉译小说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满都麦对人物塑造艺术的把握和探究,本文通过对满都麦汉译作品女性形象塑造艺术的深入探析,总结出满都麦充分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塑造艺术为我们刻画的一群美丽、善良、勤劳、勇敢、坚忍、执着的蒙古族女性形象的艺术造诣。
< 1 2 3 4 5 6 ... 309 310 3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