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主义视镜里新时期小说女性形象论
-
作者:
李永建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独立平等
双重解放
隐秘世界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一改以往以男权中心、政治覆盖的观念和方式对女性的书写,新时期小说出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开始以女性的价值立场对女性的内心世界、生存处境、人生命运进行个性独具的展示。这在那些女性意识觉醒较早的女作家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写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或样式:以张洁、张辛欣为代表的花木兰式的对自我的追求和对男性世界的对抗;以刘西鸿为代表的既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又保持了女性的柔美和个性;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对女性心灵隐秘世界的透视和独特生命体验的展示;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对女性追求身心
-
女人的悲剧:《麦克白》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
作者:
李建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形象
女权主义
《麦克白》
-
描述:
世界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剧作历久弥新,几个世纪以来吸引了无数文学批评家的驻足解读。作为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曾获得前人的多角度诠释。本文遂在此研究基础上,将视域加以扩展,运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麦克白》中的三个女性人物进行分析,以求读者能够对当时社会的两性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
浅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人物形象塑造
-
作者:
刘永建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舞剧
创作特点
-
描述:
本文主要从舞剧历史背景的情节美、舞台设计的视觉、舞剧表现手法这些方面突出舞剧中众多女性的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及创作特点,描绘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下她们的悲惨命运,阐述了影响舞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及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的论述鉴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价值。
-
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观——以《都柏林人》中的女主人公为例
-
作者:
孙建光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多元视角
典型女性形象
乔伊斯
女性主义
-
描述:
很多批评家往往采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观点来研究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其实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呈多元性,她们或是屈服于传统,或是突破传统,或是以死来打破父权对女性的迫害。在《都柏林人》中,乔伊斯用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女性形象。文章以伊芙琳、穆尼太太和西尼考太太三位女性形象为例,从多元视角来重新审视乔伊斯笔下的女性形象,从中可窥探到乔伊斯反对父权制,尊重女性,支持女性独立、自由的女性观。
-
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与文学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女性主义
女性叙事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第一个阶段;"重建"时期和后苏联时期的第二阶段。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也经历了由前期发散感情、表达欲望的热潮逐渐到后期冷观生活、深化自己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过程。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成为这一文学的鲜明特征。而"想象女性""讲述女性""自我叙事"成为女性叙事的3个主要形态。
-
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初探徐灿词的艺术特色
-
作者:
徐桂霞
郝建爱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去纤佻
徐灿
家国之思
-
描述:
徐灿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女性词人。她的词在清初文坛中出类拔萃,"尽洗铅华"、"绝去纤佻之习"是徐灿词最大的特质,她的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特色这和她的个人对"靡靡之音"的反对,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生活以及和丈夫仕途境遇之变迁的密切相关,徐灿词在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值得人们去反复流连,仔细玩味其中的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