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孟】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 条
-
西方女权主义平等观辩析
-
作者:
孟鑫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妇女解放思想
性别平等
-
描述:
论文摘要 西方女权主义是当前西方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其主旨是要求消除当代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剥削和压迫,争取彻底实现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鉴于目前国内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仍处于初级介绍阶段,本论文力图在掌握大量国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哲学和人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西方女权主义流派对性别不平等的认识,探讨不同流派的哲学基础、理论架构和实践主张,从而深化人们对西方女权主义不同流派思想理论和实践主张的理解,进而深入思考中国目前的性别平等问题现状。女权主义作
-
论恩施民间文学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孟丽莎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恩施民间文学
价值
女性形象
-
描述:
地处武陵山与大巴山的恩施地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女性作为社会上一个重要的群体,在恩施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她们不仅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充当了重要角色,而且也是恩施民间文学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这些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文化内涵独特深刻,呈现众多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然而,在恩施民族民间文化丛书中,这些女性形象都是以分散的形式在不同体裁中出现,分析单一,缺乏全面、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本文以恩施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一些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较为深入地研究,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
叶小纨研究
-
作者:
闫孟瑜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才女形
《鸳鸯梦》
叶小纨
《存余草》
女性心态
-
描述:
叶小纨(1613-1655),字蕙绸,吴江人,是叶绍袁与沈宜修的次女,诸生沈永祯妻,也是曲坛盟主沈璟的孙媳。叶小纨自幼聪慧过人,文采卓著。 情动于衷,发乎其外,叶小纨将自己的身世之悲,发诸于笔间。叶小纨在诗词曲剧方面皆能作也,她是开女性创作戏剧之先河,她还是继其母沈宜修之后,成为叶、沈两大家族第二代联姻人,是两大文学世家的纽带,继承和发扬两大家族的文学精神以及创作风貌。 本文以午梦堂女性为背景,重点研究叶小纨的全部作品,以期全面诠释叶小纨其人,以及定位她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的价值坐标。她的人生划
-
女性神话的消解:林芙美子与张爱玲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孟娟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林芙美子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
描述:
日本近代女作家林芙美子是日本备受瞩目的一位女作家,她一生命运坎坷不堪,经历过生活的挫折与爱恋的背叛,但林芙美子不向命运低头,在如此困境之下,仍然笔耕不辍,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深受后人敬仰。其代表作《放浪记》于昭和三年连载而出名,之后凭借作品《晚菊》获得了第三届女流文学奖,《浮云》成为了林芙美子集大成代表作之一。林芙美子除了写大量的小说之外,还创作不少的优秀散文和诗歌,成为了日本文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同样占据一席之地,创作了大量的弥漫荒凉气息的经典之作,如《传奇》、《倾城
-
《爱玛》与《金锁记》中女性意识之对比分析
-
作者:
孟娜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同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平等
-
描述: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女性意识已在中国大地上有了深远的影响。张爱玲与奥斯丁这两位作家是中西方女性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她们都在各自的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对奥斯丁和张爱玲这两位女作家在不同背景下体现的女性意识,婚恋观方面体现的女性意识及其各自代表作《金锁记》和《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异同,并探索了两位作家对后女性主义作品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在当今看似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女性在就业、自我价值实现方面仍然存在不平等问题。本文旨在让人们站在历史的
-
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的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
-
作者:
孟羽中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
吴江
叶氏
明清之际
《午梦堂集》
生活意态
-
描述:
明清之际吴江叶氏家族才藻惊世,男女比肩。叶绍袁、沈宜修夫妇文雅相映,叶小鸾、叶燮等姊妹兄弟英华联璧。叶氏合集《午梦堂集》自问世以来即享盛名,钱谦益、周亮工等文坛宿将赞赏有加。在近数十年女性文学研究及家族文学研究趋热的学术环境下,吴江叶氏受到的关注度不可谓不高,但从族群生活意态与文体书写关系的角度,探讨叶氏家族留存于各类文体中的审美积淀,尚不多见。本文即致力于弥补这一研究面向的不足。本文在参用诸多研究视野中,较为重视文体视野,一方面达到对叶氏运用文体类别丰富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藉此观察中国韵文史与散文史的进
-
消费时代的身体乌托邦
-
作者:
孟岗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在90年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中,“身体写作”被认为是女性文学发展的方向。但90年代后期所谓“美女作家”的出现,标志着女性的身体写作出现了商业化的危机,非但不能对父权制文化构成抵抗,反而成为父权制社会的消费品。本论文通过对中西身体写作的比较研究发现:90年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乃是从本土经验和诗学传统出发,误读并改写了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在西方身体写作理论中,女性身体的出场并非充当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身体冲动进行诗性的文本实践,从而颠覆以语言为载体的菲勒斯中心主义;而在中国身体写作
-
新时期女性诗歌写作姿态嬗变论
-
作者:
凌孟华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写作姿态
女性诗歌
-
描述:
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社会进程的日渐深入,随着中国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文学创作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女性诗歌也迅速崛起。女性诗歌批评也随之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热门话题。我们认为新时期女性诗歌虽然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转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总体上还不能说十分成熟。借用吴思敬先生关于“舒婷的出现,像一只燕子,预示着女性诗歌春天的到来”的比喻性表述,本文策略性地把1977年—2003年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新时期女性诗歌的春天。
在对新时期、女性诗歌、写作姿
-
上海妇女学习的楷模
-
作者:
孟燕堃
来源:
许广平纪念集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敬爱的许广平同志离开我们已整整30年了,今年是她诞辰100周年,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座谈会,对上海妇女来说,还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因为,许广平同志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一生是与妇女的解放和上海妇女运动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并为上海妇女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她是上海妇女的楷模,也是上海妇女的骄傲。少女时代的许广平,就是一个旧礼教的叛逆者,她反抗缠足,反抗包办婚姻,冲出封建大家庭
-
伊格尔顿与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
-
作者:
孟凡珍
来源:
“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西方文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学批评大师的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重视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彰显他的文化政治批评特色。九十年代及以后他注重从美学的角度加强他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批评。虽然他的学术思想和风格在不断地变化,但他一直对女性主义批评情有独衷。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是他进行女性主义批评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