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顾秀莲会见台湾辜严倬云女士一行
作者: 孙立极   来源: 人民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妇女团体   综合素质   全国妇联   台湾   副委员长   妇女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   书记处   妇女组织   副主席  
描述: 顾秀莲会见台湾辜严倬云女士一行
我省隆重集会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
作者: 孙秀霞   来源: 黑龙江经济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内在要求   女干部   宣传活动   周年纪念   法律法规   妇女权益   把握契机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迫切需要  
描述: 我省隆重集会庆祝国际劳动妇女节
山海关成立全市首家个私企业妇代会
作者: 禹超   孙怡   来源: 秦皇岛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职工   内衣   山海关   个体私营企业   妇代会   个私企业   直选   妇女组织   经济组织   服饰  
描述: 山海关成立全市首家个私企业妇代会
“美丽”的可能与“纯洁”的必要——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话语变迁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丽   话语   女性形象   纯洁  
描述: 通过对显示女性外在身体特征的“美丽”或“丑陋”与代表女性内在思想境界的“纯洁”或“淫荡”四个元素及其内涵外延的变异体认,可以清晰地考察出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所经历的巨大话语变迁。1976年之前女性的“美丽”与“纯洁”有着政治一体化年代特有的鲜明意识形态色彩,改革开放之后“美丽”的突围与在暧昧境地中挣扎的“纯洁”则越来越表现出了消费时代女性话语的新症候。女性话语五十多年来的沧桑流变既是时代观念变动的结果,也有女性主义思潮崛起后的文化原因,更是在不同流通机制运行下文学艺术的不同“叙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解读《茉莉花开》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双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茉莉花开》的女人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是二十世纪颇具颠覆性德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各种文化现象和作品,揭示了文艺作品中通常被忽略的层面。本文利用女性主义的观点,来解读电影《茉莉花开》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在男权至上的传统文化中多蕴含的女性文化内涵。这种女性文化的内涵的实质是女性依附于男性,女性文化是对强是男性文化的一种消极的反叛。
自己和她——新时代中国女画家对于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孙欣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权力关系   女性群体   中国社会   《第二性》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女性主义  
描述: 男女之间的身份差异正如西蒙·波伏娃在她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所说:“男人永远不会以性别为起点去表现自身,他不用声明他是一个男人。”这种局面的造成,与社会、历史、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联。曾几何时,中国社会的女性群体在经济上处于极其低下的状态,附庸、依从于男性群体的羽翼之下,习惯性地充当客体化了的“第二性”角色,成为男性中心社会的再生产者,而非主权者,失落自身的话语系统。而男性始终处于主宰一切的至尊地位,统摄财产的权力,禁止女性越权,保有着权力话语中心的身份。这种权力关系反映在图像关系中,形成“
中国女性艺术家对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群体   女性观念   客体化   女性意识   个人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   第二性  
描述: 男女之间的身份差异正如西蒙·波伏娃在她的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所说:"男人永远不会以性别为起点去表现自身,他不用声明他是一个男人。
在阅读中重建被"男性中心"异化的女性形象——论女性主义文学形象批评
作者: 孙桂芝   来源: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形象批评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文学形象批评开始寻找女性被书写、被定义的历史,在对男性文本的"性别阅读"中发现自己、表达自己,重视女性话语权力,使女性的声音不再被湮没,使男性的文本开始正视女性的真实存在,这为女性身份的定义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为女性形象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性。
“美丽”的可能与“纯洁”的必要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丽   话语   女性形象   纯洁  
描述: 通过对显示女性外在身体特征的“美丽”或“丑陋”与代表女性内在思想境界的“纯洁”或“淫荡”四个元素及其内涵外延的变异体认,可以清晰地考察出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所经历的巨大话语变迁。1976年之前女性的“美丽”与“纯洁”有着政治一体化年代特有的鲜明意识形态色彩,改革开放之后“美丽”的突围与在暧昧境地中挣扎的“纯洁”则越来越表现出了消费时代女性话语的新症候。女性话语五十多年来的沧桑流变既是时代观念变动的结果,也有女性主义思潮崛起后的文化原因,更是在不同流通机制运行下文学艺术的不同“叙述”
元散曲的瑕疵与遗憾——元散曲女性形象塑造的倾向及成因
作者: 孙春艳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式化   市民化   元散曲  
描述: 本文结合作品分析了元散曲作家塑造女性形象时所出现的市民化、模式化的倾向,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