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苏青作品中的民俗因素
作者: 孙雅琼   毛海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结婚十年》   民俗  
描述: 苏青的作品以民俗描写见长,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结婚十年》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服饰民俗、婚姻民俗、仪礼民俗等的分析鉴赏,论述苏青作品中的民俗对刻画女性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思想的作用。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中女性群像悲剧命运的比较
作者: 周韬   孙楚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悲剧命运   女性群像  
描述: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是东方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的女性群像均具有东方特征的"纤细阴柔的诗化悲剧性"。但由于文化背景与作者视角的不同使得二者的女性悲剧形象各具千秋。从或悲或恨或愤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来说,葵姬与薛宝钗、紫姬与黛玉、六条妃子与王熙凤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可比性的三组女性人物形象。
《秀拉》中女性主体性的丧失与重建
作者: 李丹   孙明丽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丧失   黑人集体   女性主体性   重建  
描述: 文章从文化和家庭两个角度来剖析《秀拉》中女性人物主体性丧失的原因,分析其核心人物秀拉,和她与黑人集体的关系,并结合双重意识这一概念探讨了秀拉重建主体性失败的原因。最后指出黑人女性要将自我同责任融合,美国人和黑人女性两种身份并重,在更新视野的同时不忘继承集体的优良文化。
从男性视角看《水浒传》中女性的被视地位
作者: 孙琳   徐兴民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期待视野   《水浒传》   女性  
描述: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处于一种男性视角下的被视地位,从创作角度来看是小说作者有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因而更多地关注于男性英雄形象,而对于女性有一种天生的蔑视;从接受者角度来看则体现了以男性为主体的接受者狂欢化的一种欲望投射,这一点在水浒戏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女性/性别外文翻译出版书籍评述——以1995#1#2014年出版的女性/性别翻译书籍为例
作者: 孙晓梅   卜娜娜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翻译书籍   女性/性别书籍  
描述: 女性/性别翻译书籍是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国外研究的重要途径,这些书籍在国内的不断出版,反映出国内性别研究的不断发展及读者需求的增加。1995—2014年翻译出版的女性/性别书籍逐渐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性别研究领域,书籍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多,也更加多元和贴合国内现实发展。这些书籍的翻译出版对于传播正确的性别观念、发展性别研究及辅助教学十分重要,同时一些书籍中传递的错误性别观念值得警惕。
对集体化时期农村妇女组织工作的思考:以山西省忻县东楼公社为例
作者: 孙国业   施俊妍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   妇代会   农村妇女   集体化时期  
描述: 妇女组织是提倡解放妇女话语背景下的产物。在集体化这一特殊时期,为发动妇女参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农村妇女组织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它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为目标,致力于动员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政治事务以及维护妇女利益。这些工作对当时农村妇女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妇女组织的工作职能不仅切实维护了妇女群众的利益,同时也赋予了时代特征,表现出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实干谋发展 创新求突破:荣获“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天津市北辰区妇联
作者: 段玉环   王晶   孙悟群   来源: 环渤海经济瞭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事业   全国妇联   双比   妇女维权   五好文明家庭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陈秀榕   妇女劳动力  
描述: 2007年以来,天津市北辰区妇联连年在区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巾帼示范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基层先进协调组织、全国妇
辽宁省新型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作者: 方亚琴   孙晓光   来源: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用   现状   新型妇女非政府组织   妇女发展   性别平等  
描述: 新型妇女非政府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妇联组织之外的、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妇女组织,是促进我国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要社会力量。在对辽宁省132家已在政府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省级、市级新型妇女非政府组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能够描述辽宁省新型妇女非政府组织的总体现状,并分析她们在构建和谐性别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宿迁市:“组合拳”推进女性进村“两委”
作者: 孙文清   卢山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农村女性   换届选举   村级后备干部   “两委”   组合拳   宿迁市   基层管理  
描述: 针对农村女性进村“两委”比例偏低的现象,江苏省宿迁市抓住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采取多种方式打通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管理通道,选出女性“两委”成员1879人,占总数的16.4%。从2010年4月底开始,宿迁市用两个月左右时间在全市选拔女性村级后备干部1956名。同时健全村级妇女组织,储备了一批女性人才,有效解决了换届选举中女性人选源头不足的问题。
灾后农村社区服务的实践性研究
作者: 孙龙飞   陈志强   王松   来源: 社会工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选题策划/《社会工作》编辑部主持人:史铁尔 “5·12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灾难却第一次将中国的社会工作者推上了社会舞台。2009年3月17日,在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义务服务队、湖南娄底红十字残疾人互助爱心协会、湖南芙蓉心理咨询中心、湘理相亲社会公益组织等进行有机整合,组建成立了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湖南对口支援的理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心灵家园”。 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积极探索农村社区重建、民族社会工作服务,运用专业的方
< 1 2 3 ... 92 93 94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