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明威的恋母情结
-
作者:
孙雪莲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恋母情结
女人
海明威
-
描述:
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公众印象里一直被认为是硬汉作家,他本人热心打猎、拳击、钓鱼、斗牛,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热衷于这些活动。很多评论家长期研究他的作品,认为他是憎恨女人的男人。他的多数作品着重表现了那些能在“重压之下显示优雅风度”的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准则英雄”。但是他从来没有忽视过女性人物。在他的男子汉气概的面具下,我们也能够看到他内心的柔弱。实际上,他更渴望女人温暖的拥抱。许多人说他恨他的母亲,然而,爱和恨是不可分的,恨往往来源于爱。在他的一生中,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女人的支持。通过分析他的一生和他
-
论萧伯纳的女性观
-
作者:
李婧怡
孙媚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社会意义
创造进化论
女性观
女性角色
莎士比亚
创作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生命力
-
描述: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创作了52个剧本,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一系列优秀戏剧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在萧伯纳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塑造了许多富有魅力性格的女性,这些女性角色似乎比男性角色更有感染力。
-
双性同体的黑人形象
-
作者:
李佳玲
孙建中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色
双性同体
女权主义
神化原型
-
描述:
美国黑人文学史上将<紫色>誉为解放女性的经典之作,它体现了女权主义要解放困于男性中心社会的女性理想.作品中茜莉等黑人女性形象不仅具有女性的温柔、顺从等特征,她们还表现出男性角色的特征,体现了在男性社会的主体性地位.这些双性同体的黑人女性的新形象,体现了女权主义要体现自身的主体价值,实现男女平等的理想.
-
试析美国母亲救济金运动
-
作者:
杨丽红
孙丽红
来源:
湘潮(理论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救济金运动
美国妇女
妇女俱乐部总联盟
-
描述:
母亲救济金运动是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美国最成功的改革之一。它以州法令的形式使州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抚养儿童和保护母亲利益的责任,这就为在1935年社会保障法中联邦政府承担起公民社会保障的责任奠定了基础。妇女组织是母亲救济金运动的推动者,女性也是唯一的受惠性别。因而,母亲救济金运动在美国妇女争取法律权利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
百年中国女性文学的创新梳理——评刘萌、周晓宁《溯源·探讨·书写》
-
作者:
王吉鹏
孙丽凤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划
观点
新论
-
描述:
《溯源·探讨·书写》一书,策划创新,观点前卫,新论纷呈。
-
关于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读解与思考
-
作者:
李艳英
孙云宽
田永江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情怀
市场化生产
女性形象
符号解读
-
描述:
《太阳照常升起》自从上映后,一度成为最具话题,最具争议的一部电影。作为一部体现着导演强烈个人风格的电影,影片提供了多种读解的可能性。从对女性形象类型的认知、影像符号解读的意义两个角度对影片进行解读后,思考形成"太阳现象"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