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丁玲前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周园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发展
-
描述:
丁玲在前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拥有不同人生追求的女性形象,从中可发现作家女性意识的确立及其明显的三个女性意识发展阶段。这些都与她的女性生活体验和逐渐发展的女性意识息息相关。
-
反传统的女性——泰戈尔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思想
-
作者:
周影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意识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理解泰戈尔女性思想的钥匙。文章以《吉莉芭拉》《摩诃摩耶》《一个女人的信》《陌生女人》等泰戈尔著名的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分析泰戈尔笔下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的性格品质,并指出此类女性反抗的原因及可能的出路。
-
没有爱情怎么办?——露西·斯诺的艰难选择
-
作者:
周颖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艺术
夏洛蒂·勃朗特
工作
《维莱特》
老小姐
-
描述:
《维莱特》的女主人公露西·斯诺是在孤独的境遇中、不利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坚持就业、坚持自我教育的新女性形象。夏洛蒂·勃朗特的这篇小说,貌似描写浪漫爱情,其实是探索女人在维多利亚时代没有爱情怎么办。露西的选择非常不易,因为她是一个边缘人,而且是集老小姐、自食其力者和文艺女青年三重身份为一体的边缘人。文章从讨论露西的多重边缘身份入手,分析露西如何通过职业的发展和艺术的凝视,来反抗被压制、被禁锢、被边缘化的命运,塑造新型的女性自我,创建新的欲望语言。
-
美狄亚复仇三不该
-
作者:
周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
美狄亚
女性形象
-
描述:
古希腊神话中美狄亚复仇的故事一直引起广大学者的争议,面临丈夫的背叛,失去爱情的她近乎疯狂,进行了一系列的杀人复仇行动。结合当代文化视角,本文总结出美狄亚复仇三不该,从现代视角看待美狄亚的复仇故事。
-
边缘女性书写——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羞耻》*
-
作者:
刘苏周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尔曼·拉什迪
《羞耻》
女性主义后殖民理论
边缘女性
-
描述:
解读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羞耻》中的边缘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小说中的女性大都集两种对立的特质于一身:一方面受到父权文化和种族主义的压迫,缺乏社会地位,最终沦为男性的玩物;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完全屈从于被动的静默“他者”,不断地探寻“言说”的权利和方式。然而,悲剧性的结尾表明,拉什迪的边缘女性书写策略只是他借以抨击独裁政权和钳制力量的工具,使得《羞耻》的批判失去其深刻性和目的性。
-
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身份认同的三个向度
-
作者:
周玮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族裔文学
文学人类学
身份认同
女性
-
描述:
小说人物形象的背后反映着个人和群体的身份认同,美国少数族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被种族和性别双重压抑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的不同,各个族裔的身份认同也存在差异。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人类学方法,从《土生子》、《芒果街上的小屋》、《喜福会》三部文本出发,分析其女性形象塑造的三个不同向度。
-
巴尔蒂斯绘画中的艺术形式
-
作者:
周玞瑶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尔蒂斯
绘画意味
艺术语言
-
描述:
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伟大的画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厚实的古典写实技法与高雅统一的颜色体系相结合,造型特别新颖,画面构成多变精彩,绘画语言具有象征意义。在巴尔蒂斯绘画艺术选材方面,女性形象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绘画作品中频繁出现,体现出他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与艺术视角。
-
论《白鹿原》中田小娥体现的乡村悲剧
-
作者:
周颖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小娥
《白鹿原》
悲剧
-
描述: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可谓是一个大胆的女性形象,她这一生跟过很多的男人,但最后都不得善终。这不仅体现的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白鹿原这个乡村的悲剧。
-
初探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女性关系
-
作者:
周丹
来源:
祖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关系
社会地位
野草在唱歌
-
描述:
多丽丝·莱辛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擅长以其女性作家独有的笔触刻画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以莱辛不同时期的创造作品的女性着手,分析女性在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表现,以及其多变的女性关系。
-
浅析《玩偶之家》中的女性自我牺牲情结
-
作者:
周馥婧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牺牲情结
《玩偶之家》
易卜生
女性
-
描述:
自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学派以来,心理学为文艺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本文从女性的自我牺牲情结这一心理现象入手,探讨了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经典之作《玩偶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并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