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西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小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
诚信为本
历史感
中央电视台
以义制利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CCTV
《走西口》
-
描述:
中央电视台2009年开年大戏《走西口》,自CCTV-1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它再现了山西人历史上这次重大的移民事件,具有强烈历史感。其中不仅刻画了诚信为本、以义制利的晋商,而且温柔善良、深明大义的
-
马尔克斯作品改编电影中的后殖民女性观
-
作者:
刘秋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马尔克斯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是马尔克斯叙事的重要元素之一,马尔克斯认为,女人是这个世界的柱石,延续着历史,而男人总是在推翻历史。对马尔克斯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没人写信给上校》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构和重构后,发现马尔克斯的后殖民主义女性观,即相信女性可以摆脱男性霸权主义或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从而争取建立起一种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
《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刘奕
于睿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谭恩美
《喜福会》
-
描述: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通过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们之间的关系与冲突,表现了华裔女性在多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和在男权以及文化霸权社会中的抗争.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她们在双重压迫下,沦为主流社会外的他者,以及努力探求非殖民化道路,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
-
从女性视角谈谈《桃花运》及其影响
-
作者:
刘林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女性视角
桃花
票房收入
-
描述:
作为号称第一贺岁喜剧大片的《桃花运》,刚上映便带来2000多万的票房收入,下面仅从女性视角谈谈该作品及其影响。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作品一共为我们展示了五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是一群身份、性情迥异的人:有邬君梅饰演的感情落魄、内心坚强的人民女教师,有元秋饰演的生活和情感孤独无助的离婚中年女老板,有梅婷饰演的传统而保守、固
-
女性无法战胜爱
-
作者:
刘汾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人性角度
分裂
女性
爱的缺失
-
描述:
《色·戒》里的王佳芝是个颇引人争议的人物,对于以往电影里塑造的革命女性形象也是一个不小的颠覆。怎样理解这个人物?怎样评价导演李安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影片从人性角度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
-
对《可可西里》中的一场女性缺席谈话文化解读
-
作者:
刘顺
贺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型
叙述期待
女性想像
-
描述:
《可可西里》是难得一见充满男子汉情怀的作品,作为影片叙述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的“记者”的“女友”是一个颇为值得关注的缺席女性形象。“女友”在影片中的缺席,在某种意义上是女性主体性地位缺失的一种暗示,女性需要在男性的叙述中存在。
-
女性无法战胜爱——《色·戒》里的王佳芝形像解读
-
作者:
刘汾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背叛
人性角度
分裂
女性
爱的缺失
-
描述:
《色·戒》里的王佳芝是个颇引人争议的人物,对于以往电影里塑造的革命女性形象也是一个不小的颠覆。怎样理解这个人物?怎样评价导演李安对这一形象的把握?影片从人性角度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
-
《喜福会》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刘奕
于睿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谭恩美
《喜福会》
-
描述: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通过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们之间的关系与冲突,表现了华裔女性在多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和在男权以及文化霸权社会中的抗争。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对谭恩美的《喜福会》中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她们在双重压迫下,沦为主流社会外的他者,以及努力探求非殖民化道路,从他者到自我的转变。
-
谈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
作者:
刘妙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克
女性角色
武侠电影
-
描述:
在香港这片影视创作的沃土上,徐克凭借自身的独特视角,营造了一个奇幻的“新武侠”世界,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三次高潮,人称“徐克时代”。在徐克的武侠电影世界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角色,她们个性鲜明,形象立体,各有千秋,在各自的电影中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审美价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本就精彩的电影又增色不少。
-
电影《飘》中的女权主义意识研究
-
作者:
卓杨
刘羽荣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飘》
女性主义视角
女权主义
-
描述:
美国女权主义者所追求和争取的权利就是指生命权、自由权和幸福权,但是追求女权主义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们需要向既定的社会秩序和看似牢不可破的男权主义发出挑战。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比电影《飘》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形象——艾伦、梅兰妮和斯佳丽,分析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女权主义发展趋势。通过对影片中三位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从幸福权、自由权和生命权三个角度来阐释这一时期女权主义意识的觉醒、萌芽以及曲折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