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文学阐释
作者: 谷英姿   刘钊   来源: 长白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   社会革命   女性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仅指导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及审美取向。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洪流中,男性大师们对于妇女解放的思考以及他们身体力行的文学创作,对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五四以来,大量女性写作的出现,显示了被湮没被忽略的女性集团“浮出历史地表”,她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宣告了现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诞生,也标志了现代知识女性自我意识所达到的程度。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的贬损分析
作者: 刘兰珍   饶德江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角色   新广告观   文化成见   价值   女性  
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断提升,西方广告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蕴涵于其中的对女性社会文化角色的认知传统并未得到相应的转变,以女性身体作为商业广告主要的叙事方式的传播模式也未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的广告传播,受到西方广告传播模式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影响,形成了不利于正确建构妇女形象的现实。改变这种状况的出路在于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广告观念。
“丁香”与“年青的神”——浅谈《雨巷》、《预言》的相似性
作者: 温兆海   刘书慧   来源: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美   晚唐诗歌   意象  
描述: 《雨巷》和《预言》在诗艺特征和诗歌创作资源上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在意象营造上都选择了具有象征性的女性形象;诗歌形式都注重音乐美;同时两首诗都受到晚唐诗风的影响,对传统诗歌具有接受的一致性。
一六三团开创女工工作一片天
作者: 徐兴梅   刘新荣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素质   开创   女职工   妇女素质   科技致富   履行职能   团工作   女工工作   妇女发展   妇女组织  
描述: 近年来,农九师一六三团女职工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从服务于全团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在开展巾帼科技致富、巾帼扶贫、提高妇女素质等方面大显身手,开创了女工工作的一片天。
非临床焦虑个体对威胁性线索注意偏向的习惯化
作者: 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来源: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多次呈现   焦虑   习惯化   注意偏向  
描述: 近三十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焦虑个体(焦虑障碍患者、非临床焦虑个体)的认知特点,其中焦虑个体对威胁性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最多。大量研究发现,焦虑个体存在对负性或威胁性线索的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点探测的实验任务,以刺激呈现次数为自变量,探索随着刺激呈现次数的增加,高低焦虑组(非临床个体)被试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系统变化。本研究被试为大学一年级新生51名,按照特质焦虑问卷得分将被试分为高焦虑组(非临床焦虑个体)和低焦虑组。其中高焦虑组28人,包括15名男性,13名女性,低焦虑组23人,包括13名男性,10名女性
< 1 2 3 ...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