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家》的女性命运悲剧
作者: 刘雨萌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巴金在《家》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鸣凤、琴表妹、瑞珏、梅表姐,这四个在旧社会饱受不平与折磨的女性角色,即使是在黑暗的年代,仍然不能掩盖她们身上属于女性特有品质的光辉。她们命运的悲剧在于社会、在于家庭、也在于她们自身的性格。环境与个人的相互影响、斗争,使得这四位女性的个人形象更加的丰富、立体。
谈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慧   栾雪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当代伊朗   女性形象  
描述: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的电影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随着伊朗文化政策的转变和社会角色的开拓,女性在银幕上的形象从边缘化走向聚焦的中心。近年来,关于女性权利与地位的题材越来越受到伊朗导演的重视,大量反映伊朗女性真实生活状态的电影走向国际影坛。这些电影塑造了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银幕形象,为世人了解伊朗女性打开了一扇窗。
婚姻家庭调解的效果评估与完善建议——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
作者: 刘艳云   来源: 新视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解   婚姻家庭纠纷   西城区   北京市  
描述: 婚姻家庭纠纷的多样性和婚姻家庭纠纷的当事人追求解决价值的多元化,决定了调解可以成为婚姻家庭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一直是基层妇联系统信访的主要问题,也是基层妇女组织维权工作的主要内容?从2015年到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维权窗口和工作室的接访量逐年上升,有八成属于婚姻家庭纠纷,成为基层妇联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对婚姻家庭调解相关基础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简要梳理国内外婚姻家庭调解现状,重点调研北京市西城区婚姻家庭调解的工作实践,并提出若干思考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推动我国婚姻家庭纠纷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女子服饰研究(1927-1937年)
作者: 刘玉琪   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7年   新女性形象   1927   民国服装公司   风格   女子服饰  
描述: 本文以民国时期1927-1937年十年间上海地区女子服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上海画报》《良友》《玲珑》刊载的1927-1937年的女子服饰图像和相关博物馆收藏的实物为参考资料,结合实物、图像和文献的三重证据法对这十年间的女子服饰进行研究。将服饰分为上衣下裙、旗袍、西洋服饰三种类型,并根据服饰风格的转变,分阶段进行流变分析。文章通过对1927—1937年每一年女子服饰流变的具体分析,把握了一些服饰风格变化的重要节点,产生的研究成果能对博物馆收藏的旗袍进行断代分析。最后,将女子服饰与上海地区五大服装公司的发展
21世纪以来小说中“进城乡村女性”困境的文学书写
作者: 刘春洁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视角   身份认同   女性主体性  
描述: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和乡村逐渐产生了分化,在现代化的推动下,农民不断从乡村流向城市。20世纪90年代,乡下人进城成为一股潮流。到了21世纪,越来越多的乡下人进入城市谋求发展,许多作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文学书写,塑造了一系列进城乡下人的形象,其中不乏进城乡村女性的形象。笔者将目光聚焦于进城乡村女性这一群体,在对相关文学文本进行细读后发现,进城乡村女性在城市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境。然而,在一些作家笔下进城乡村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在另一些作家笔下她们的主体意识却又被不同程度地遮蔽,甚至抹除掉了。本论文关注
元杂剧爱情戏中的女主角形象探析
作者: 刘春椤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古代戏剧中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也是中国戏剧的一个永恒母题。在这方面,元代的剧作家有着执着的生活信心和艺术信心:一定要让合理的成为现实的。一定要在舞台上实现他们心头的爱情之梦、团圆之梦,让瑰丽无比的“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通过一个个圆满的艺术形态表现出来,给人世间带来一捧温暖。元杂剧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男女的爱情为题材的,在元代舞台上上演了一曲曲爱情战胜礼教、人性战胜“天理”的凯歌。这些作品提出了与传统道德截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标准,并塑造了许多极富个性的具有
蒋宋美龄与五O年代《中华妇女》的妇女论述
作者: 刘珊如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蒋宋美龄   妇女论述   日常生活   《中华妇女》   五O年代   女性身体  
描述: 本論文以五O年代的《中華婦女》雜誌為研究對象。在五O年代國府極力形塑備戰氛圍的情形下,這份刊物所自詡的使命便是透過雜誌內所刊載,關於日常生活教導的論述,來規範女性身體、灌輸女性「反共抗俄」的意識。對於女性讀者而言,裡頭所刊載的家務處理教導,或是和女性相關的各式議題,確實能提供女性不少生活妙方並開拓婦女眼界。而在這本內容包羅萬象的刊物中,筆者所建立的論述架構,便是自核心人物宋美齡在五O年代的備戰氣氛中,於雜誌內被呈現的新女性形象,觀察《中華婦女》裡的論述一方面盡力回應男性家國對婦女的期待,另一方面菁英階層女
空间、人物与生活情感状态:《红玫瑰》里的摩登上海
作者: 刘艳艳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情感状态   摩登上海   空间   人物  
描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历经了从中国传统的“城市”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都会”的过程,在文化层面上此阶段的上海则正处于现代和传统的转折点上。这样的上海是多元的、复杂的,能够也需要被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式的解读和诠释。本文是以二十年代盛行的通俗期刊《红玫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学文本分析和视觉文化分析的方法,展开对20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社会的解读,通过对一份杂志的深描,映射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摩登”状貌。本文以空间、人物、情感生活状态为论述架构,从外到内,层层剖析,深入解读20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社会的“摩
被缚者的艰辛历程:海明威三部作品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刘双丽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被缚者   枷锁  
描述: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小说多以战争为题材,小说主人公多为男性。海明威本人也被赞为“硬汉作家”。对于这个“硬汉作家”,西方批评界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可分为文献研究,传记研究,影响研究,作品总体研究和单本作品的研究。而国内对海明威的研究则更多的是在文本上入手,研究作品的主题、结构、写作特点、写作手法以及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杨仁敬、吴然等学者在海明威的研究中贡献突出。对作品中一向被忽略了的女
虹影小说中的女性情/欲
作者: 刘希珍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谊   虹影   亲情   爱情   女性  
描述: 虹影是一位不斷向自己挑戰,向社會挑戰,也向讀者挑戰的作家,她的私生活跟推陳出新的小說創作總是能引發一連串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在二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已累積了不少成果,「女性」一直是她最關心的焦點,不論是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畫、女性與各種社會議題的關係,以及女性的身體與心理,在虹影的筆下均呈現豐富的樣貌。截至目前為止的前人研究,雖然已注意到虹影小說中的「女性」是值得開發的討論議題,卻僅止於浮光掠影式的概述,或用女性主義的預設框架標明某些特色,缺乏將人物形象、情節安排、敘述手法與時代氛圍進行整體觀察的細緻探究。本文
< 1 2 3 ... 11 12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