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性格决定命运?:浅析艾妮斯与薛宝钗的不同结局
作者: 刘莉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宝钗   史妮斯   性格   命运  
描述: 艾妮斯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里着重塑追的一个女性形象,薛宝钗是曹雪芹在中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着力描写的一个典型形象.艾妮斯好似薛宝钗,但是两者的命运却缘何大相径庭?本文从作者自身以及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广告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作者: 刘莉   来源: 商业文化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体身份   合谋   身体   贤妻良母  
描述: 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化研究。广告对女性资源的利用,实际是一场商业社会和男权思想的“合谋”,是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广告打着发扬女性美的旗号,实则是利用审美的手段,将女性的身体“零件”化,严重忽视了女性的主观感受,而将女性设定为被看的客体。虽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已从传统妇女转变成现代都市女性,但广告中女性的角色依旧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空间依然是在家庭和低智能含量的工作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警觉广告文化中以改头换面形式出现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对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
中国古代反传统的女性形象——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几首民歌谈起
作者: 刘莉琴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民歌   语文教育   反传统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妇女作为长久失语的一种性别,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很少有自己的声音和意识。在中国正统的文化传统中,文人始终垄断着话语权,使大多数下层民众处于集体的“失语”状态。但是,在主流女性思想被父权同化的同时,始终有一股反抗潜流,在历史长河的底部涌动渲泄着自己独立的精神品格,几千年不息,这才是女性精神的脊梁。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去探索民歌中女性的反抗意识时,便会发现: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她们的反抗有其共性,也有很大的差异,反抗的方式和程度有明显不同之处。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这些不同的反传统的女性
新典型人物报道中女性形象建构:以《感动中国》为例
作者: 刘莉薇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典型人物报道   女性典型  
描述: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传统报道方式,也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大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典型人物报道进行反思与改进时,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形式的典型人物报道,新典型人物报道以多种新闻体裁综合运用,新闻与文艺宣传相配合,形式灵活生动。国内关于典型报道的研究分析一直很多,但是针对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却很少。而《感动中国》作为新典型人物报道之一,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与社会的进步互动演进中,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研究的是新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本研究采用社会性别视角,借鉴
从东方到西方:王韬文言小说的异域文化想象
作者: 刘莉萍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国形象   异国情调   女性形象   王韬  
描述: 王韬出生在许多著名文人曾生活或隐居过的甫里,是晚清重要的学者。王韬小说在晚清文言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学人对王韬的研究,大多数是集中在他的生平、思想、事业等方面,而对他的文学著作研究却显得不够。鉴于此,本文以王韬文言小说为研究课题,以其异国情调为切入点,把握作者对异国形象的浪漫化想象和对本国形象的现实化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旨在对王韬小说研究状况做全面的概括叙述。主要概括了王韬文言小说的异国情调及其研究的意义,有关王韬文言小说的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主要研
《聊斋志异》中男性形象群体研究
作者: 刘莉萍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聊斋志异   共性与个性   群体研究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人数众多,成员复杂,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较之女性形象更具有深刻性、典型性。本文分为六个章节,从《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与蒲松龄的爱憎观、值得赞美称颂的男性形象、应被讽刺批判的男性形象、令人同情怜悯的男性形象和褒贬态度难定的男性形象、男性形象的的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对男性形象群体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总结了男性形象的创作来源、蒲松龄对男性形象的爱憎观与表达方式、男性形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价值。特别是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褒贬态度,对《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了分类总结剖析,指
茅盾《蚀》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志友   刘莉莉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章秋柳   个人欲望   孙舞阳   创作过程   形象分析   《子夜》   时代女性   现实主义文学   方罗兰  
描述: 在我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中,茅盾以其经典代表作《子夜》成为大师,享有非常高的荣誉和地位。在茅盾的创作过程中,他经历了早期的个人化人性探索和规范化写作两个阶段,其中早期个人化探索主要是对文学反映现实的问题进行探索,规范化写作就是依据无产阶级理论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创作。在早期的小说中,茅盾将个人的真实性体验确认为文学的真实性。因此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茅盾总是将小资产阶级作为小说的塑造对象,通过对他们的个人欲望和体验
同样的被弃,不同的反抗:美狄亚和刘兰芝的人物形象对比
作者: 周密   刘莉莉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抛弃   美狄亚   刘兰芝  
描述: 美狄亚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被丈夫抛弃后进行一系列复仇和反抗行动的人物,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刘兰芝是我国古代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遭受封建礼教迫害,却不甘于命运、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这两个女性同样遭遇了被丈夫抛弃的悲惨命运,对于这样的命运,她们都进行了反抗,但反抗的方式却截然不同。美狄亚的反抗是彻底的,刘兰芝的反抗则经历了一个过程。她们反抗方式的不同取决于文化背景、自身性格的差异,以及丈夫对于抛弃本身态度的不同。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