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自由的向往与恐惧:浅析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写作策略
作者: 刘利平   陈茹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由   罪恶感  
描述: 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表现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被重新给与了关注,特别是十九世纪众多先锋派女性作家的作品被重新挖掘并加以研究。凯特·萧邦作为十九世纪美国重要的女性作家,其作品更富有代表性。《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其短篇小说的精华之作。其中所塑造的马拉德夫人对于丈夫突然死去后所感受到的对于自由的渴望令人感触颇深。这是对一位表面体面富足的已婚妇女对于不平等婚姻的束缚感到愤懑和不满的最触动人心的勾画,然而也是一位懦弱毫无行动能力的妇女最无助的悲鸣。在看似讽刺和被命运玩弄的悲剧命运下是作者一颗满怀焦虑和深切同情的心。而
论晓苏小说集《金米》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金米》是一部以油菜坡为背景的乡村题材小说。寄托了作者对生活复杂而深刻的认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人性的讽刺与嘲弄,以及同情和悲悯。”这是2007年12月第三届湖北文学奖评委会献给晓苏的颁奖词。2008年3月,这部短篇小说集又获得了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正如颁奖词中所说,《金米》这部小说集所收入的28篇短篇小说都是围绕鄂西北的农村油菜坡展开叙事的。
边缘者--《毕司华斯先生的房子》中女性世界之文化分析
作者: 刘利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奈保尔   边缘化   女性  
描述: 作为当代英国的重要作家之一,V•S•奈保尔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综览其创作生涯,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个体身份认知的困惑一直推动着他借助文学创作进行自我解惑。在他早期的具有浓厚自传性色彩的《毕司华斯先生的房子》中,通过描写特立尼达一个印度裔移民图尔斯家族的衰落史,集中表现了前殖民地国家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侵袭下的解体。在这本以毕司华斯先生的一生贯穿始终的小说中,众多与男主人公生活息息相关的女性人物形形色色。她们的生活范式为读者洞悉后殖民时期前殖民地国家女性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