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世纪之交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世俗性”
-
作者:
刘冰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大众文化
世纪之交
世俗性
文化思潮
-
描述:
回眸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世俗性”为显著特征的大众文化时代。“世俗性”作为大众文化思潮的精神内核,表明了对“斗争模式”的厌倦和心理拒斥,对理想主义“乌托邦”的幻灭,对人生信仰的逐步丧失或改变,对启蒙主义热情的消退,以及对利它主义崇高感的消解。文学的世俗性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和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发展变化的世俗化过程。文学自古以来就有主流文学、精英文学与民间文学之分,世俗作为文学的一种审美价值取向,总是与民间文学相伴而生的。世俗化的文学是相对于追求神圣性、富有责任感、强调社会学功用的严肃性文
-
“文革”时期水墨人物画
-
作者:
刘冰侠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色彩
笔墨
“文革”美术
-
描述:
“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文革”美术是伴随着政治运动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的,作为政治工具,其创作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从现在看来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文革”期间的中国画,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抛弃传统的精髓,大量吸收西方写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火热的革命生活”。“文革”时期的水墨人物画同样体现着它本身的特定时期的艺术特点,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过分重视题材和内容而忽视艺术形式,以及强调艺术的阶级性等做的文艺路线,束缚了画家的创造意识和自由。即便如此,它也是中国美术史上水墨人物画发展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