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佳】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论卡森·麦卡勒斯小学中“双性同体”女性形象的悖论
-
作者:
刘佳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论卡森·麦卡勒斯小学中“双性同体”女性形象的悖论
-
从20世纪后半叶的战争文学看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
作者:
刘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形象
民族性格
战争文学
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
-
描述:
经济进程的全球化,种族间的冲突以及对上世纪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所有这些因素都愈来愈引起各界学者对民族性格问题的研究兴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性格,每种性格都会有一些典型的特征。例如:中国人勤劳,美国人有才能,德国人谨慎,法国人机智浪漫,而俄罗斯人则常与民族英雄主义、崇尚自由、幽默乐观联系在一起。在当代社会,民族性格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过去,分析现状,而且对于长远计划的实施,尤其是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俄罗斯战争小说在战后文学中
-
郑廷玉杂剧研究
-
作者:
刘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内涵
后世影响
艺术成就
郑廷玉杂剧
人物形象
-
描述:
郑廷玉是元代重要的杂剧家。本文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郑廷玉杂剧作品进行了深入探究,力图全面探讨郑廷玉杂剧的思想文化内涵与艺术成就及深远影响。全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郑廷玉的生活年代和艺术地位以及剧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三个方面综合阐释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郑廷玉杂剧人物形象论。全面研究了郑廷玉五种杂剧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将其划分为五个类别:秀才形象、店小二形象、守财奴形象、王侯大臣形象和包公形象。进而分别概括每类形象的共性特征:郑廷玉笔下的秀才形象虽才华横溢却命运不济;店
-
清代台湾封旌女性现象的时代变迁
-
作者:
刘佳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学术回顾妇女史近些年较引人注目,研究也逐渐深化,成果亦很多。其中台湾地区的妇女史研究颇受学界关注,材料选取不断丰富,研究角度也趋向多样。首先,学术界对台湾女性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发掘。如徐学《钟怡雯散文的感性与知性——兼谈台湾女性文学》、樊洛平《男权话语遮蔽下的
-
角色扮演与榜样塑造:清代台湾列女群体的地域差异
-
作者:
刘佳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学术回顾妇女史近些年较引人注目,研究也逐渐深化,成果亦很多。其中台湾地区的妇女史研究也颇受学界关注,材料选取不断丰富,研究角度也趋向多样。首先,学术界对台湾女性文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发掘。如徐
-
从海斯特看女性自我意识的复苏
-
作者:
侯静
晏军
刘佳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斯特
宗教
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成功地塑造了海斯特——一个性格坚强,敢于独抗逆境,热烈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她坚强、勇敢、勤劳、善良,并具有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正是这些使她有勇气与宗教社会对抗,捍卫自己的爱情。《红字》揭示了清教社会的严酷,女性生存的艰辛;揭示了清教意识的强大和女性地位的卑微。海斯特的形象具有女性的温柔顺从等特征,同时也有男性坚定勇敢、主动积极的性格特点。本文从女性自我意识的视角探讨了她的坚强个性、独立自我的精神,赞美了她的母性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精神。
-
与方亚芬照面
-
作者:
刘佳宏
来源:
戏文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啼笑因缘》
祥林嫂
青藏高原
不同性格
《西厢记》
《游园惊梦》
唱腔
女性形象
仙乐斯广场
女大学生
-
描述:
与方亚芬照面
-
《小妇人》人物分析
-
作者:
刘佳霖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
人物分析
-
描述:
女性文学作品是欧美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人文瑰宝。女主人公的情感与命运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也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出了表率。《小妇人》中的四姐妹面对生活的乐观与积极为欧美文坛带来了一丝亮色与励志。本文以《小妇人》中的主要人物的生活轨迹为出发点,探讨这一作品蕴含的巨大的现实启迪。
-
论王小波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佳怡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话语
自我意识
主体性建构
-
描述:
王小波,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他在“文学即人学”的意义上进行文学创作,他的小说里充满着对人性深刻、理性的思考。目前,王小波其人及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却少有学者深入探究王小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价值。他笔下的女性拥有真性情,她们果敢、积极、自主,具备突破重围的智慧与激情,是作家对人性所有美好的寄托,对女性人物的解读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王小波小说的核心内涵。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性别意识领域是一个有待
-
聂隐娘研究
-
作者:
刘佳宁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侠
影响
嬗变
聂隐娘
-
描述:
聂隐娘,一个从唐代传奇中走出来的先锋女侠,作为一个唐代《传奇》中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她不仅有着与前代作品相承的血脉,而她本身散发的独一无二的气质,不仅开拓了中国女性形象的侠义之风,也启发和滋养了无数后世艺术作品。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聂隐娘形象的生成与衍变,总论了聂隐娘形象的前生今世。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侠女雏形”,来论述《聂隐娘》小说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为“《传奇》中的《聂隐娘》”,来具体论述《聂隐娘》这篇小说的独特性与传奇性。第三部分是“唐以后的相关作品”,梳理自唐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