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启示
-
作者:
刘亚玫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妇女解放运动
历史启示
特点
-
描述:
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具有以社会革命为主题、男性化倾向、远离广大劳动妇女三个特点.这些特点是历史条件的产物,直接影响着妇女运动的兴衰成败.近代中国妇女运动提供了四点启示,一是中国妇女解放不能靠资产阶级领导,而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二是妇女解放必须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前提;三是“男女平等”并非绝对地“男女都一样”,必须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四是妇女走向社会并非不要家庭,必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
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角色解读
-
作者:
刘亚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角色
价值
话语权
-
描述:
基于对女性角色身份认同的追问,文章从女性的角色,文学批评与女性话语权的关系和作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兴起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女性的角色价值等几个方面思考和论述了女性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存在的实际意义。
-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
党玲
刘亚欣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简·爱》
现代小说
英美文学作品
《傲慢与偏见》
夏洛蒂·勃朗特
女性人物形象
黑暗深处
苔丝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不乏以女性意识为视线出发点,以女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或世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也是19世纪英美文学的主流意识。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的探讨有其重要意义。一、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英美文学作品所塑造出来的女性人物形形色色
-
发扬“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光荣传统
-
作者:
刘亚萍
朱秋贤
来源:
理论导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光荣传统
妇女参政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妇女就业
文化素质
农村妇女
五·四
-
描述:
发扬“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光荣传统刘亚萍,朱秋贤纵观中国妇女运动发展历史,“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创了我国妇女运动的一个崭新阶段。它砸碎了几千年来桎梏妇女的封建枷锁,创立了前所未有的妇女解放理论,1995年9月4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在...
-
脉络、议题、特点及趋势:台湾地区妇女组织发展述论
-
作者:
刘亚蓝
刘筱红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性别平等议题
妇女发展
妇女组织
-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妇女组织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拓荒期、继起期、蓬勃发展时期、多元化与整合时期。台湾地区妇女组织类型与数量众多,不同妇女组织关注的社会议题各不相同,表现出重视政治参与、唤醒性别自觉、推动社会体制改革的组织活动特点,以及组织类型和关注议题多元化、行动渐行激进的发展趋势。深入开展对台湾地区妇女组织的研究,有利于加深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和社会互动。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主要组织
-
作者:
王河江
张宏萍
任平
刘亚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女权运动
主要组织
-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女权主义组织对女权运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女权运动的影响与成就大部分是女权主义组织的活动带来的。一般认为以下妇女组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中产生了相对重要的作用,全国妇女组织、妇女争取平等行动联盟、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健康运动等组织。他们集会、发行书籍,表明自己的主张;组织妇女活动,显示女权组织自身的力量。
-
避孕方式与宫颈HPV感染的关系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研究
-
作者:
乔峤
宋静慧
武艾宁
刘亚萍
郝艳萍
苏秀兰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
肿瘤坏死因子
避孕方式
-
描述:
目的 探讨避孕方式与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分析节育环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 5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HPV感染的患者120例,统计所有避孕方式,对比分析不同避孕方法致患者宫颈HPV感染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宫内节育器的50例女性(健康对照组)和无宫内节育器的50例女性(研究组)的宫颈黏液中TNF-α。结果 宫内节育器组感染比例最低,感染率1.92%(10/542),与宫内节育器组比较,避孕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