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作家八人谈
作者: 冯剑华   马青   李凝祥   吴善珍   丁朝君   于秀兰   虞期湘   哈若蕙   来源: 朔方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者化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回族女作家   文学作品   女性散文   主题   学者散文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冯剑华:今天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女性文学”。就这个话题,结合全国的情况,以及本区的情况,谈谈个人的创作体会和打算。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宽泛,大家可以放开谈。对所谓“女性文学”,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女性写,二是写女性。今天咱们就集中谈“女性写”这一点。
简评张福华《行吟大地的诗行》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大地   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   诗行   大武口   散文创作   女性文学   年轻女性   心灵  
描述: 2009年秋,我收到了素未谋面的大武口张福华的作品集《行吟大地的诗行》(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认真阅读了《前言》和《后记》之后,我的心弦为之颤动,犹如我年轻时的那段与文学苦苦缠绕的岁月。她在《后记》中写出了一个年轻女性对文学的一往情深,叙述了文学对她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滋润,表述了她视文学追求为生命的那份执著。
论女性文学的情绪与脉搏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脉搏   爱情问题   情绪   女性文学  
描述: 论女性文学的情绪与脉搏
女性文学的靓丽篇章——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文学   精神负荷   女性知识分子   商品社会   世相   长篇小说   作品   最大限度   当代女性文学   深圳  
描述: 面对着艾琳奉献给读者的长篇小说《金色指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我理应为她的作品说一点儿什么,然而,手中的笔沉重,心更沉重。我知道为了这本书,她熬了七年时光。这七年,有创作的激情似火,有企盼的热情破灭,有灾难突降的不幸,有双重痛苦的承受,有四处求助的艰难,有彻夜难眠的悲凉,有……终于有了《太阳城》的连载,有了《金色指甲》的出版。艾琳,娇小柔弱的身躯承载着超重的精神负荷,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她南下深圳数年,为了心中不灭的文学之火,为了追求生命的辉煌,她上下求索,默默耕耘,终于为当代女
浅议女性文学的情绪与脉搏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严格地讲--以女性之笔写女性之事方可称之为女性文学.  纵观现当代中国的女性文学,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有社会轰动效应的作品并非是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而是女人之笔写出的女人心曲的作品,取胜于男作家的恰恰是展现女人生存状态的题材.如谌容的<人到中年>、航鹰的<东方女性>、张欣的<爱又如何>以及张洁的<方舟>、张辛欣的<我在哪里错过了你>等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皆为杰出女性,她们跃然纸上竟能催人泪下,发人深思,予人启迪,皆缘于其作品中有与天下女人相同的脉搏.……
女性文学的靓丽篇章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共产党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的靓丽篇章
女性文学纵横谈(评论)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朔方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纵横谈(评论)
知文论世 知音论魂:读赵慧《回族文化透视》
作者: 丁朝君   来源: 共产党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族女作家   综合比较研究   交叉学科   文化透视   回族文学   回族文化   回族历史   文化研究   女性文学   回族教育  
描述: 回族女学者赵慧近期出版了她的学术著作《回族文化透视》。这是她从事回族文化研究20年的结晶。本书涉猎广泛,以交叉学科的综合比较研究手法,从回族历史、回族民俗、回族教育、回族文学等诸多领域对回族文化予以周遭
从妥协到反抗:《最蓝的眼睛》主题的后殖民角度分析
作者: 马青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裔身份   白人文化   非裔民族文化  
描述: 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凭借其独特的诗歌化语言及意义深远的主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并赢得了高度的评价。作为一名非裔美国女性作家,莫里森深切关注着非裔美国人的生活境遇及其在双重文化冲突中的命运,探索他们生存的内心体验。本篇论文通过对《最蓝的眼睛》主题的解读,探讨了莫里森创作这部小说的最终目的,即寻求非裔美国人,非裔美国家庭乃至整个非裔美国民族的生存出路。 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生动丰富的语言描述了一个黑人小女孩恐惧与孤独的成长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