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
作者: 李玲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小说   男性中心意识   巴金   女性形象  
描述: 巴金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小说,常常在价值取向和艺术思维两方面呈现出漠视女性主体性的男性中心意识。在天使型受难女性的形象塑造中,巴金赞美盲目从夫、泯灭女性主体意识的封建妇德;在圣女型革命女性的形象塑造中,巴金把女性抽象化为男性精神拯救过程中没有女性生命实感的革命符码、性别符码。巴金前期小说中的男性中心意识,暴露出了中国现代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在性别观念上现代性不足的致命缺陷。《寒夜》等后期小说中,巴金克服了这一缺陷。
《围城》的男性偏见
作者: 李玲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男性偏见   女性形象  
描述: 《围城》在塑造鲍小姐的形象时延续的是传统男权文化既消费女性欲望又鄙视女性欲望的思路。在塑造苏文纨、孙柔嘉等形象时,隐含作者又放任笔下的人物,对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提出种种不公平的指控,并运用作者和叙述者的权威剥夺这些女性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围城》的男性偏见由于与作品的现代主义思想交织在一起,尤其富有遮蔽性。
女性·他人·女性自我
作者: 李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像   女性哥特   女性意识   自我   他人  
描述: “女性哥特”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1976年——在《文学妇女》中,英国女性主义文论家艾伦·摩厄斯将“18世纪以来女性作家创作的哥特小说”定义为“女性哥特”。 身为女性就能创作出女性的文学吗?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哥特的定义应该修改为:女性作家创作的、表征了女性意识的哥特小说。 女性哥特对女性意识的表现有何特殊性? 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英国的女性哥特为例,借用拉康的他人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 观照女性哥特自身的发展,研究其文本层及创作层对女性意识的表现,认为:女性哥特表现了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