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西,罗莎·蒙特罗,Rosa,Montero,,王军】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简?爱》与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高楠
王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多年来在西方文学的舞台上一直呈现着男性作家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直至19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才登上这个舞台,在之前的若干年里男性笔下的女性角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家中天使,另一类是骇人妖妇。而女性文学出现以后女性形象才得到公正的评判和确立。
-
冰心对女性形象的拆解与批评研究
-
作者:
王军
邹安琪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拆解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
描述:
冰心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极力赞扬母爱的博大和智慧,张扬其女性意识,主张两性平等。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都具有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意义。研究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的冰心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拆解,可以更好地解读解冰心的女性观和独具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特色的新女性形象。
-
论冰心与中国女性主义形象的构建
-
作者:
王军
石瑞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冰心的女性主义书写阐释了中国女性形象的流变与发展。通过探讨女性生存的表象,本质性挖掘女性对平等的追求,冰心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其以女性为基准的创作思想勾勒出中国女性主义形象框架,重申了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价值,推动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
-
贫民窟中的“他者”:浅析斯蒂芬·克莱恩的《街头女郎玛吉》
-
作者:
肖西西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蒂芬·克莱恩
《街头女郎玛吉》
他者
-
描述:
斯蒂芬·克莱恩是十九世纪末杰出的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短篇小说《街头女郎玛吉》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由她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她们的命运可以看到,贫民窟是社会的边缘,贫民窟里生活的女性更是社会边缘的边缘人物,贫民窟的男人是男权社会中的“他者”,贫民窟的女人更是“他者”中的“他者”.
-
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话语建构:以《紫色》为例
-
作者:
石沙西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话语建构
艾丽丝·沃克
-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批评家,她曾被誉为“黑人妇女写作文艺复兴运动的灵魂人物。”’沃克在其作品中独创性地提出不同于白人主流女性主义的“妇女主义”(womanism)2,以实现黑人妇女的完整与生存。小说《紫色》发表于1982年,在美国引起关注和轰动,并于次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紫色》这部小说深刻揭露了黑人妇女的生存面貌,诠释了沃克的妇女主义话语建构。艾丽丝·沃克结合文学批评和文本创作,以自己的言说方式,用黑人方言英语这一黑人文学宝贵传统,挖掘黑人女性文学中百衲被这一美学传统,从话语建构
-
明清徽州节烈女性研究
-
作者:
王军
张绪
来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烈妇
徽州
明清
-
描述:
由于程朱理学思想日益加强、外出经商者多、朝廷公开表彰、战乱暴乱等原因,明清徽州地区殉节妇女数量大大增加,其中烈妇殉节的方式有很多种,殉节的时间也各有差异,烈妇殉节的行为维护了徽州社会的礼教秩序和宗族乡里的荣誉,也促进了徽州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
《所罗门之歌》中男性形象分析
-
作者:
许西美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男性人物
所罗门之歌
种族歧视
-
描述:
作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始终把目光投向本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并从非洲黑人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表现和探索非裔美国人生存和命运主题的同时,其作品中优美,有力及诗一般的语言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世界的承认。《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第三部小说,也是迄今为止其唯一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角的作品。该小说奠定了她在美国小说界的地位,使她成为美国当代最伟大作家之一。本文首先对作品中三位主要的男性人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他们是三种不同类型的非裔美国人的典型代表。结合作者
-
浅析《金瓶梅》突出女性文学形象
-
作者:
扎西普赤
来源: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突出女性
《金瓶梅》
文学形象
命运
-
描述:
《金瓶梅》中的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女性艺术形象,而最突出的女性形象为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小说中揭示了如何把她们从身不由己的“良家少女”迫害成“无情淫妇”,从而将晚明社会黑暗和女性的压迫展现在世人面前,塑造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女性文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