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权主义对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批判与拆解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与破解   女权思想   男权主义  
描述: 20世纪的西方女权运动和随之出现的女权文学批评彻底地颠覆了西方作家笔下传统的女性形象。传统女性形象大多以男性中心主义为模式,根据男权社会的需要塑造而成的,这是对女性的一种歪曲。本文试图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重新审视文学的历史与传统,纠正男权传统对之的错误理解和扭曲,把根植于我们心中的男性意识祛除掉,寻觅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重铸女性的文学历史。
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进程
作者: 王军   来源: 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   文学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历史悠久,然而在20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下,才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引进、吸收、扬弃、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也就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相结合的过程。现在,这个过程正迈向另一个新阶段———构建系统化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开始中兴,并成为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界定,中国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人们通常将女性文学分为“广义的女性文学”和“狭义的女
解读西方男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军   高雪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美国作家   妇女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   解读   西方   女性形象   视角   男权主义  
描述: 一、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溯源在西方传统文学创作中,多数女性形象是由男作家塑造和表现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作家赋予的,女性成为被描述的对象、审美的客体或男性某种情感的载体。女性形象在男性笔下形成了两个极端:要么是复杂、丑陋、刁钻、
没有必要去改写高学历女性形象
作者: 王军荣   来源: 都市女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没有必要去改写高学历女性形象
永具魅力的女性形象:重读蒲松龄《黄英》
作者: 张西存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丈夫气   女主角   人性魅力   矛盾冲突   蒲松龄   菊花   精神自由   自食其力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塑造了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卷十一《黄英》中的女主角黄英,便是一个。黄英,作为一种植物花卉,也叫黄花,菊花的别名。而菊花。在我们中国,由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及诗人卓尔不群品格的影响,早就被赋予浓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常被用来比喻或象征淡泊名
华文女性文学之花在沙漠里簇拥绽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访美纪实
作者: 吕文   西水   来源: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2008年9月1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以谭湘女士为团长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一行15人到达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参加美国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十届大会暨国际女性文学研讨会,会期三天,取得圆满成功。
知、行与社会政策:思考美国妇女与法律
作者: 辛西娅·富赫斯·爱泼斯坦   陈思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宪法修正案   社会政策   美国妇女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男女平权   法律   60年代  
描述: 就妇女获得教育、就业以及参政的平等权利方面而言,35年以来美国经历了非同一般的变化。其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有了反歧视之立法,也是由于女性(有时也是不分性别的)职业社团的大力推动,使得这些法律得以实施,并且对其含义做了广泛的理解。社会科学家所做的大量工作见证了妇女在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方面的不同待遇,他们的研究也用于制定推动社会变革的计划。这些都对此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意在反映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妇女运动最初(第二波)的情况(我本人即是其中的参与者),而以运动对有关研究成果的使用以及其后的研究又如何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