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西,拉福雷特,卞双成,郭有鸿】搜索到相关结果 119 条
-
近期女性文学透视
-
作者:
李正西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王英琦
艺术思维
心理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艺术个性
王晓玉
-
描述:
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近期女性作家的创作,并从艺术思维的调整、艺术个性的展示、表现方式的多样几个方面概括了其新进展、新成就。
-
第二性 全2册
-
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瓦
来源: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
-
女性研究自学读本
-
作者:
裘伊·玛姬西丝
何颖怡
来源:
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女性研究自学读本
-
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增强妇女工作活力
-
作者:
广西钦州市妇联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整体素质
妇联干部
妇联组织
五种能力
妇联工作
巾帼创新业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新的思维方式
-
描述:
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增强妇女工作活力
-
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女权主义审视
-
作者:
张西爱
周正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童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苏童的女性小说,从女权主义角度审视历史,进而审视社会现实,并以此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悲剧命运的苦难承受者——莫言小说中“被压抑”的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王西强
张笛声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压抑者
莫言
女性人物形象
-
描述:
在莫言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类卓尔不群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她们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不同、身份地位外貌各异,多是某种时代悲剧、某种制度弊端或情感"被压抑的""第二性",是"被牺牲者"和悲剧命运的苦难承受者。虽然她们的最终命运与结局不一,但都体现了莫言试图借助"女性"这一性别视角解构历史、描画时代精神、批评社会弊病和表达人文关怀的叙事意图。
-
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下的《饥饿的女儿》
-
作者:
李培西
佘振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受述者
叙述者
女性主义小说
菲勒斯中心主义
母亲
故事情节
饥饿
叙事声音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中,“小说是一种死亡,它把生命变成一种命运,把记忆变成一种有用的行为,把延续变成一种有方向、有意义的时间。”的确,小说在叙事过程中记录的不仅仅是事件,更为重要的是记录一段历史时间。用这句话来观照自传体性质的《饥饿的女儿》更无疑是深刻的。女作家虹影出生于1962年的中国,对于那个时代有着特殊的记忆,在她的笔下,唯一属于自己的只有个性化的语言和叙事。在“饥荒”的语境下,小说看似在表达作者个人的成长记忆,深层次下的则是个人与历史之间的隐秘关系。小说也只能是通过人物和行为去展示那个个体
-
访问:我相信,江姐一直活在重庆人民心中
-
作者:
韩西芹
刘汪洋
来源:
今日重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美声唱法
感受
人性
观众
五代
重庆
江姐
年轻
人民
-
描述:
卸去舞台妆容的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空政女高音歌唱演员王莉,25岁年龄,俏丽挺拔像一棵白杨。她一张口便笑,专注时又自有一股幽娴贞静。难怪她能将江姐塑造得出神入化,把一位刚柔并济的女性形象完美展现给观众。如此炉火纯青地把握与控制好"度",相信台下一定凝结着她不少反复锤炼的心血。
-
公共关系视角下妇女组织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作者:
赛来西·阿不都拉
来源:
当代传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形象塑造
形象传播
妇女组织
-
描述: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公共关系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通过传播信息、协调和改善组织内外部关系,以取得相关公众的理解、支持、合作,从而达到塑造组织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为终极价值的管理过程.妇女组织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形象的传播是妇女组织需要深度挖掘的议题.本文从公共关系的视角阐述了妇女组织形象塑造的意义,对妇女组织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公关意识和公关理念指导妇女组织的工作、做好
-
意大利组织妇女运动的经验
-
作者:
E·马奇西尼
来源: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年份:
195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意大利组织妇女运动的经验
<
1
2
3
...
5
6
7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