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
作者: 盛英   来源: 北京:九州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是作者近4年来有关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论文结集,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宏观研究;中国现代女作家妇女观、现代性及其艺术特征研究;对中国现当代男作家男权话语的批判;对当今女作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四部分。
寻求和谐 中美当代女作家的共同追求
作者: 刘英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批评理论为框架,对当代中美女性文学进行系统地平行比较。
女人·伤害·宿命——论毕飞宇的“女人文学”
作者: 包训英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害主题   宿命结局   女人文学  
描述: 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令人瞩目,作者以冷静、细腻的笔法朴素地描绘女人生活,写女人的欲望、挣扎和女人之间的冲突,透过对女性心灵轨迹的剖析,关注女性生存空间对女性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作者反复书写"伤害"这一创作主题,同时执着地探究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并将其归究于深奥莫测的命运力量。
邓颖超与档案
作者: 王英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妇女运动史   档案事业史   历史档案  
描述: 敬爱的邓颖超同志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毕生重视和关怀档案工作,为中国人民的档案事业和妇女运动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在革命战争年代,邓颖超就十分注意收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机构及青年、妇女等人民团体在各个革命斗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和有关文献资料,亲自收藏周恩来撰写或批改处理过的手稿和原件,以及书信、日记、照片等档案和文献资料。
丹心耀兰台 丰功壮千秋——邓颖超与档案
作者: 王英   来源: 机电兵船档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档案事业   邓颖超   篇章   关怀   兰台   档案工作   革命生涯   中国人民  
描述: 敬爱的邓颖超同志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毕生重视和关怀档案工作,为中国人民的档案事业和妇女运动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意识与行动-台湾妇女/性别研究建制化历程之探讨
作者: 陈佩英   来源: 通识教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行动   妇女运动   身分认同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描述: 。藉此辯證關係去探究女性主義學者透過了哪些方法,型塑身份認同、形成網絡組織、以及採取了哪些相應於歷史條的策略行動,來提昇性別平等意識,並促成婦女與性別研究在學院內的開展。相關的研究問題有:(1)女性主義學
宋元女性话本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莲英   来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追求   宋元女性话本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界定了宋元女性话本小说的范畴。分析了宋元女性话本小说的内容特色。通过和唐传奇中有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说明宋元女性话本小说中表现女性生活的特色。指出了宋代女性有别于前代女性的对感情的热烈追求和更加严格的贞操束缚。
浅论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女性形象塑造的缺失
作者: 严英秀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颜祸水论   厌女意识   尹雪艳  
描述: 尹雪艳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中一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女子,是作者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红颜祸水论和西方文化中的厌女意识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化的人物形象,是男性文化视域下被物品化、符号化的缺失了主体人格的女性形象。
退化的羽翼——张爱玲对女性附庸为奴心理积淀的洞见
作者: 乔淑英   来源: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心狱   奴性心理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张爱玲为现代女性文学掀开了一个女性内囿的阴暗心狱 ,揭示出千百年来文化积淀形成的女奴依附心理痼疾是影响女性自身解放的思想重压和禁锢。作家理性审视女性自身 ,揭露与批判毫不留情 ,具有性别批判的深化作用 ,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进化和发展拓向更深的层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故事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沈永英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故事   时尚   海派   市民生活   女性形象  
描述: “全球化”这个名词所包含的范围极广,主要指的是发生在经济领域内,由于信息技术、文化交往所推动而形成的国家间,民族间生活方式、价值体系、语言形态、审美趣味等方面趋于一体的社会现象。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走向深化,国家与民族间的交往不断加深,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越来越受到其它国家与民族的影响,这就使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呈现出与以往文学不同的面貌,越来越走向国际化。我国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先锋派小说”就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与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西方文艺思潮在中国的介绍,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中国作家突破传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