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毛姆,高健】搜索到相关结果 754 条
-
转型期的妇女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
作者:
任建英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转型期
群体形象
非理性化
妇女群体
大众传媒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处于转型期的妇女群体形象最生动的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女性的特点。环顾我国妇女群体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表现态势,她既受制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又以其空前独立的群体形象和群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了社会对妇女的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妇女的权益和对社会各项活动的参与。二十年来妇女群体
-
一曲蕴含儒家贞节观念与反抗强权精神的赞歌——《陌上桑》的主题内涵、形象探究
-
作者:
练葵英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林野合遗风
儒家贞节观
《陌上桑》
德貌兼备
女性形象
-
描述:
《陌上桑》“采桑女婉拒太守”主题的确立,主要是受到了当时儒家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罗敷形象是民间反对桑林野合的现实主义意愿的集中体现;《陌上桑》是两汉社会风气由开放转向保守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引领篇章,是两汉文学思想发展的关键性标志,罗敷的形象推动了汉《乐府》德美兼备女性形象的形成。
-
巾帼风采胜须眉
-
作者:
王英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巾帼
古典文学作品
话本小说
风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女性形象
冯梦龙
独特个性
-
描述:
冯梦龙的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杜十娘。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个性、魅力无穷的女子,因为她的出现,文学画廊多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李甲与杜十娘的对比,更增添了人物的光彩。在对比中,我们看到杜十娘这个巾帼女子,无论从立身行事还是见识作为上都远远超过李甲这个须眉男子。
-
妇女权益的维护者:简析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郭玉英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的塑造
女权主义思想
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怀
《摩尔·弗兰德斯》
妇女间的团结
-
描述:
《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继《鲁滨逊漂流记》后另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经典名著,许多评论家从现实主义﹑叙事策略等方面给予高度的评价。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怀意识;能动﹑反抗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妇女间的团结。
-
苏格兰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骑士精神研究:以司各特的苏格兰现代骑士为例
-
作者:
高灵英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骑士精神
苏格兰
贵族骑士
现代平民骑士
-
描述:
以司各特为代表,苏格兰18、19世纪的作家们不仅塑造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古典骑士,而且也塑造了具有骑士精神的现代平民,包括一些优秀的女性形象。他们主要用那些现代平民骑士(没有高贵出身,没有军事生活
-
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
-
作者:
王岱英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女儿
英姿飒爽
真正解放
威武不屈
整体风貌
傲霜斗雪
-
描述:
毛泽东诗词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妇女解放的高度重视与深情关注,讴歌了中华女儿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本文侧重分析了《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中所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的光辉形象,并结合毛泽东为1919年长沙少女赵五贞反抗包办婚姻自刎于彩舆中的撼人事件所写的系列文章及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等文中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剖析了毛泽东的妇女观。
-
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
-
作者:
何乃英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新感觉派
《伊豆的舞女》
意识流小说
川端康成小说
小说创作
《雪国》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岛村
-
描述:
川端康成小说的人物塑造何乃英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的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其特征尤为突出。善于表现卑贱者善于表现卑贱者,善于表现卑贱者的生活和感受,善于表现卑贱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这是川端康成在人物塑造方...
-
论《野菊之墓》的叙事策略
-
作者:
彭英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权威
男性叙事
叙述声音/话语
叙述眼光
-
描述:
《野菊之墓》是伊藤左千夫的经典作品。自1906年问世以来,广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和追捧。长久以来,关于《野菊之墓》文本的解读,大多赞誉作品描写的纯朴的农村风光与一对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以及弥漫于文本之中的感伤与凄凉。本文通过从《野菊之墓》叙述声音/话语和叙述眼光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文本中隐含的男性叙述眼光和男性话语是如何建构起女主人公民子这一颇具意味的女性形象的。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关于叙述权威的理论,肯定创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和赞美,同时揭露出文本中隐含的男权意识,并解读出这一叙事策略所铺就的女主人公民子的悲
-
相同的感情,不同的表现―《诗经》与汉乐府的情诗比较
-
作者:
赵志英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汉乐府
诗经
情诗
-
描述:
《诗经》和汉乐府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抒情诗与叙事诗的先河,其中情诗占有相当部分。文章从这两大版块情诗所处的社会背景、情诗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以及情诗的表现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其内在的差异。
-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体验与认识
-
作者:
潘志英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私
人生关怀
生存体验
苍凉
乱世
男性中心
情感本能
-
描述: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较全面的分类剖析,特别是通过对这些女性生存及婚姻现状的剖析,探索张爱玲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的体验和认识:不自主、困窘、难堪、苍凉。并通过张爱玲自己的著述对此加以印证,从而探索张爱玲小说的成就及其局限性。
<
1
2
3
...
8
9
10
...
74
75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