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弗吉尼亚·吴尔夫】搜索到相关结果 753 条
-
一代文学新女性: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高城英
来源:
零陵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小说
纺车
主题歌词
一代文学
新女性
姑娘
作品
女性形象
民族革命战争
尼姑
-
描述:
(一) 女人是什么?回答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一部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的主题歌词这样写道: 妈妈留下的那句话, 我一辈子撂不下……。 她说十个女人九个傻。 这究竟为了啥……。 女人不是天上那轮月, 女人不是瓶里那束花, 女人不是笼中那只鸟, 女人不是墙头挂的画。 女人是什么? 谁给我回答!
-
男性意识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肖英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性世界
男性意识
陌生女人
-
描述:
文章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审视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小说里爱情的批判、对小说里女性形象的批判以及对作家本人的批判,认为男性意识形态和男性权力话语对茨威格创作深有影响,其文本 中仍然有较强男性意识形态的显现,其小说中的女性仍然生活在男性权力话语为其编织的囚笼中。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处于主导地位的男性,利用话语霸权建立了“男性化主体”再现系统,在男性书写的历史中,女性始终作为“他者”而存在,女性的主体感受往往被排斥在社会主流话语之外。女性也不是以历史存在的真实形态出现在文学叙
-
女性独立人格的傲立——《我在霞村的时候》中贞贞形象的探析
-
作者:
陈小英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贞
自主
独立人格
女性
-
描述: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女性意识观照下书写女性主义的名篇,文中塑造的主人公贞贞大胆反抗包办婚姻、独特的自我存在价值的体认、对父权制伦理道德环境的反抗,表现出强烈的女性独立人格,成为解放区文学中不可忽略的女性形象。
-
略论张爱玲笔下女性的生存状况及造成此状况的原因
-
作者:
曹晋英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生存
女性
-
描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大都是一些被现实扭曲的变态的形象。她们为了活着,甚至可以说是倾其所有,没有自尊,没有人格,没有自由。她们努力地生存,但最终被现实抛弃。她们选择的方式都是依附男人,把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把男人当作她们的天地。婚姻成了女性谋生的手段,她们过着低下的生活,在没有希望中求希望。
-
转型期的妇女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
作者:
任建英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转型期
群体形象
非理性化
妇女群体
大众传媒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处于转型期的妇女群体形象最生动的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女性的特点。环顾我国妇女群体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表现态势,她既受制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又以其空前独立的群体形象和群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了社会对妇女的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妇女的权益和对社会各项活动的参与。二十年来妇女群体
-
一曲蕴含儒家贞节观念与反抗强权精神的赞歌——《陌上桑》的主题内涵、形象探究
-
作者:
练葵英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林野合遗风
儒家贞节观
《陌上桑》
德貌兼备
女性形象
-
描述:
《陌上桑》“采桑女婉拒太守”主题的确立,主要是受到了当时儒家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罗敷形象是民间反对桑林野合的现实主义意愿的集中体现;《陌上桑》是两汉社会风气由开放转向保守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引领篇章,是两汉文学思想发展的关键性标志,罗敷的形象推动了汉《乐府》德美兼备女性形象的形成。
-
巾帼风采胜须眉
-
作者:
王英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巾帼
古典文学作品
话本小说
风采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女性形象
冯梦龙
独特个性
-
描述:
冯梦龙的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杜十娘。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个性、魅力无穷的女子,因为她的出现,文学画廊多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李甲与杜十娘的对比,更增添了人物的光彩。在对比中,我们看到杜十娘这个巾帼女子,无论从立身行事还是见识作为上都远远超过李甲这个须眉男子。
-
妇女权益的维护者:简析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郭玉英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的塑造
女权主义思想
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怀
《摩尔·弗兰德斯》
妇女间的团结
-
描述:
《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继《鲁滨逊漂流记》后另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经典名著,许多评论家从现实主义﹑叙事策略等方面给予高度的评价。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怀意识;能动﹑反抗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妇女间的团结。
-
苏格兰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骑士精神研究:以司各特的苏格兰现代骑士为例
-
作者:
高灵英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骑士精神
苏格兰
贵族骑士
现代平民骑士
-
描述:
以司各特为代表,苏格兰18、19世纪的作家们不仅塑造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古典骑士,而且也塑造了具有骑士精神的现代平民,包括一些优秀的女性形象。他们主要用那些现代平民骑士(没有高贵出身,没有军事生活
-
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
-
作者:
王岱英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女儿
英姿飒爽
真正解放
威武不屈
整体风貌
傲霜斗雪
-
描述:
毛泽东诗词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妇女解放的高度重视与深情关注,讴歌了中华女儿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本文侧重分析了《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中所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的光辉形象,并结合毛泽东为1919年长沙少女赵五贞反抗包办婚姻自刎于彩舆中的撼人事件所写的系列文章及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等文中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剖析了毛泽东的妇女观。
<
1
2
3
...
10
11
12
...
74
75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