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李清照词的闺中少女形象
作者: 李娜   朱秀英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闺中少女   女性形象  
描述: 北宋开放的世风和女性意识的觉醒,造就了一代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以她的词著名于世,其词风独特,自成一家,对我国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愁善感的性格和坎坷不平的个人经历使词人塑造了各种典型的女性形象,从而折射出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面貌,对我们研究宋代妇女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拟浅析李清照词的闺中少女形象。
焦虑、抗争、绝望——柔石小说中的母亲心理现象探析
作者: 周春英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石   母亲   心理  
描述: 作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以其青春的热情和革命的活力写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页。在短短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小说文本。近年来,研究柔石小说的论文有几十篇。但论者大多对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知识分子形象、主题内涵感兴趣,而对其作品中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研究甚少,本文针对这个不足作一些探讨。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和色情化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社科信息集萃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和色情化
男权语境下女性的挣扎与沉沦——合论《金锁记》《雷雨》
作者: 狄丽英   吴艳莉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冲   曹七巧   季泽   一个女人   繁漪   周朴园   《金锁记》   生鸦片   《雷雨》   周萍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众多的女性形象中,张爱玲的代表作《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曹禺的《雷雨》中的繁漪,无疑是属于"另类"。她们个性强悍,"失去了母性",且极具破坏力;她们没有享受过人生的幸福,却又亲手毁了自己儿女们的人生。她们
女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谈托妮·莫里森的民族女权观在《秀拉》中的体现
作者: 李瑞英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托妮·莫里森   民族文化   女权主义   民族女权主义  
描述: 莫里森的《秀拉》塑造了三个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伊娃、秀拉和内儿。伊娃是民族文化承载者,秀拉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内儿是黑人文化传统的保守者。通过三个形象,莫里森表达了自己的民族女权观。
女性性格的服饰传达
作者: 何英   詹晓娟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来往往》   当代文学   女性性格   服饰  
描述: 服饰作为非语言沟通的媒介,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服饰向他人传达有关自己的各种信息。本文将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中的三个主要女性形象的服饰特点作为分析的着力点,分别对她们的性格命运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
试论凌叔华小说的叙事模式
作者: 周春英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第一人称情调模式   情节淡化   第三人称情节模式   客观化倾向  
描述: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凌叔华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研究者多关注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女性题材、女性形象等。至于凌叔华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叙事技巧和叙事模式及形成原因,至今尚无人写专文进行讨论,文章从这个方面做些粗浅的尝试。
李清照词的女性自我意识
作者: 文生   英烈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主人公形象   女子   周邦彦   内心世界   自我形象   李清照词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长河中,女性文学令人注目。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有女子所作的诗篇了,如许穆夫人的《载驰》篇。此后女诗人基本上是代不乏人。如汉朝的班健仔、卓文君、徐淑、蔡琰,西晋的左芬,东晋的谢道韫,南北朝的鲍令晖、刘令娴、沈满意,唐代的薛涛、徐惠、上官婉儿、李秀兰、鱼玄机、葛亚儿、徐
“前四史”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蒋英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四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人物刻画  
描述: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除了记有帝王将相、方士谋士、商贾游侠等男性外,还载有大量的女性,她们有的单独立纪、传,更多的则是散见于其他诸篇。这些女性虽是史家们如实记载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史家们着意刻画的对象。“前四史”中的女性不仅数量不少,个性颇异,而且还横跨了先秦汉晋这样一大时段。本文以“前四史”为蓝本,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横向研究女性形象及其艺术塑造,纵向分析先秦至汉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女性心理的演变,力图还原“前四史”中的女性人物及先秦至汉晋时期女性地位的真实面貌。本文绪论部分先
《型世言》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兼与“三言二拍”对比
作者: 徐英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型世言》   角色定位   女性形象   类型   对比研究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贞”、“孝”、“贤”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类型恰恰正是《型世言》的作者为世树型的依据。本文拟从《型世言》女性形象分类入手,具体研究女性形象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同时探究这种女性范型形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型世言》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在匡衡社会之风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压制了女性独立的个性和思想的解放,特别是将其与“三言二拍”进行比较之后,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作者主动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宣扬程朱理学,为世人树立女性道德楷模的创作意图。本文共分为
< 1 2 3 ... 46 47 48 ... 52 53 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