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连洁】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6 条
-
后花园
-
作者:
方英文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小说
-
描述:
《后花园》说的是大学讲师宋隐乔在开往陕南的火车上,邂逅了美人罗云衣。中途为了解决内急,他借临时停车跳下去,被抛进陌生大山里,由此踏上浪游之旅。他依次结识了"绿色女人"胡珍子、小店老板胡葵花、神奇执著的老红军、聪慧过人的智呆和尚、清纯可人的忘莲尼姑,梦境里的楚春苔、鲜红鹰,以及个性怪异的明闻道、楚朝亭等人物。当他与罗云衣重逢"后花园",演绎了令人陶醉的爱情后,携手返回都市。由此,知识分子、官员、民工、投机商、大学生、洋移民等各色人物一一登场……小说诗意地描绘了秦巴山地的风物人情,传神地勾勒出生态迷离的都市景
-
恋爱中的女人 彩色插图本
-
作者:
英
劳伦斯
郑达华
来源: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长篇小说
-
描述:
这部根据劳伦斯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改编的同名电影仍是由肯·拉塞尔执导,影片起用了两位英国老牌明星格兰达·杰克逊和奥利弗·里德出演主角。其中,格兰达饰演妹妹古德伦,塑造了一个自我意识强烈的独立女性形象,她的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
-
作者:
岳素兰
魏国英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学
中国
研究
-
描述: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专题研究著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第二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形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三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和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路经与阶段、动力与条件、主体力量等,并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传统妇女理论、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女性 人力资源与开发
-
作者:
岳素兰
魏国英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研究
女性
-
描述:
本书是探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的著述。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的十几位学者从不同的国情和地域状况出发,围绕女性人力资源的生成与社会环境、开发与社会文化、利用与社会政策三大主题,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教育学、女性学、历史学以及人文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阐述了各自独到的见解,既揭示了女性社会价值实现的诸多共性问题,也探讨了女性人才成长的若干个性问题。
-
教育 性别维度的审视
-
作者:
魏国英
王春梅
来源:
上海:学林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育
研究
家庭道德
女性
-
描述:
本书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加上韩国的高校和女性问题研究机构就女性家庭伦理和文化教育问题撰写的学术论文。
-
女性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 femal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
作者:
姚钦英
吴宏岳
来源: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妇女教育
-
描述:
向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5周年献礼:本书由80篇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组成,分为“女性研究”和“高职教育篇”,“其中有关女性研究的文章35篇,高职教育篇45篇。
-
她们拥抱太阳 北大女学者的足迹
-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学者
妇女
-
描述:
她们拥抱太阳 北大女学者的足迹
-
女性学理论与方法
-
作者:
魏国英
王春梅
来源: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女性学理论与方法
-
女性学概论
-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样存在,女性如何发展,是女性学基本理论定位的四大支点。本书从学科的逻辑起点出发,把握最基本的范畴,抓住最基本的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展开,形成了阐发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状态与发展规律的有机的、逻辑承递的、有衔接顺序的整体。本书的作者,来自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不同学科,他们在把握女性学基本理论体系严整的同时,融入了各自学科女性研究的成果,汇进了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提高了本书的学术性与开放性。
-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
-
作者:
张雪英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历史
妇女运动
-
描述: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共和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她是新中国的雏形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