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劳伦斯】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从海伦到简爱-论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发展
-
作者:
王英
来源: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西方文学
女性形象
简爱
-
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妇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文学作品以形象的方式同步反映,关注着不同时代的女性,十九世纪以前的女性形象是男性美的理想的载体和男性个性解决的一部分-爱情自由的必须参与者,而简爱则表现了知识女性在精神,情感方面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思考和追求。
-
共同努力,做好《中国妇运》的宣传发行工作——云南省妇联主席赵秀英在全国妇联“一报两刊”宣传发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
作者:
赵秀英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传发行工作
全国妇联
电视电话会议
共同努力
妇女运动
宣传工作
云南省
妇联工作
妇女工作
地位和作用
-
描述:
共同努力,做好《中国妇运》的宣传发行工作——云南省妇联主席赵秀英在全国妇联“一报两刊”宣传发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
回忆并不亲切:谈我的女性文学研究的“土著性”
-
作者:
盛英
来源:
百花洲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回忆并不亲切:谈我的女性文学研究的“土著性”
-
中国女性文学:面临新世纪的思考
-
作者:
盛英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面临新世纪的思考
-
两位悲剧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潘群英
来源:
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
悲剧
权利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现代两位小说家舍伍德·安德森和凯瑟琳·安·波特在他们的小说《林中之死》( 1933年 )及《被遗弃的维德奥奶奶》( 1930年 )中分别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描绘了格里姆斯太太和维德奥奶奶两个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格里姆斯太太和维德奥奶奶的共同之处在于作为贤妻良母型的人物 ,她们的悲剧在于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 ,机器剥夺了人性 ,使她变成了一台喂食机器。维德奥奶奶一生中不断遭到恋人、丈夫、死亡的遗弃。但在临终之际 ,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终生被动等待的命运 ,从而警醒后来的女性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我命
-
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对终极归宿的重新定位
-
作者:
韩善英
来源: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归宿
重新定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丁玲无疑是一位大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丁玲的文学生命史就是中国现当代女性命运的发展史.她的小说承载了历史文化的重负,塑造了具有时代悲剧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反帝反封建为旗帜,以科学与民主为启蒙精神的五四文化鼓励了中国新一代女性起来砸碎封建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努力克服封建文化的心理积淀,注重人的价值的实现.丁玲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刻画,反映两性文化在深层次上的冲突,让人沉思,使人誓醒.
-
简评文夕的小说创作
-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俗
异类
女性
-
描述:
文夕小说中塑造的“二奶”女性形象在 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具有某种原创性。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上 ,她的小说也显示出独特的视角与别样的深度。此外 ,文夕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值得评说
-
阻隔模式与女性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建构——传统女性文学类型化人物塑造意义及其消极性
-
作者:
刘卫英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题
类型化
阻隔模式
女性文学
-
描述:
阻隔模式在传统女性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人物类型若干形象系列中 ,神女、帝妃、弃妇、荡妇、番女系列 ,阻隔的关目都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结构功能。“阻隔”模式类型创立 ,有利于作品审美表现、文化容量承载、艺术思维与神秘思维的相互结合。类型化创作有其存在意义 ,也有着不可回避的消极性。
-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决思想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权运动
民族解放
妇女运动
阶级解放
国民革命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模范的妇女运动领袖,现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妇女解放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向警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 ,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 ,模范的妇女运动领袖 ,现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妇女解放理论形成的过程中 ,向警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