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识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悲剧意识   女性  
描述: 本篇论文以张爱玲的巅峰之作《金锁记》为切入点,以张爱玲过早的经历人生的大喜大悲以及对人生抱有热情而荒谬的幻想为背景,分析了作品中最典型的女性形象——曹七巧的悲剧人生,从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婚姻生活来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悲剧意识的成因。
高龙芭
作者:     梅里美   来源: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近代   法国   中篇小说  
描述: 本书展示了在十九世纪文学中一个不多见的女性形象。她感情炽烈、豪爽正直,蔑视上层社会的“体统”,无视统治阶级的法纪……
生命美与人性美的赞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朱巧英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人性美   生命美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在生命是沈从文的艺术观。信仰生命、探索生命、讴歌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基本主题。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基本有乡村女性(主要是湘西女性)和都市女性两种。湘西女性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她们在原始自在的生命形态中展示出自由舒展的生命活力和对美与爱的炽热追求,在自在、蒙昧的生命形态中昭示着生命的本真价值。
论路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继英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魅力   情感   女性  
描述: 路遥是当代中国文坛执著于颂扬传统情感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虽然这些女性生活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层面上,但作家对每个女性都格外关照,使的女性形象十分丰满,有血有肉,充满了感情,散发着动人的情感魅力,震撼人心。
生存·性爱·死亡:《目光流年》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叶结英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志   《日光流年》   性逻辑   女性形象  
描述: 阎连科笔下的《日光流年》是一部男人的史诗.史诗中的女性们面对苦难化的死亡宿命时有着坚毅的生存意志,以另类的面貌对抗着喉堵症,但只是一种“他者”的意志。在面对强大的男子性政治逻辑时.她们的身体、话语都被遮蔽或者悬置了.以至于只作为一种物质、符号而存在。
女性叙事中的文化无意识——以韩国电影《谁都有秘密》为例
作者: 何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叙事   无意识   女性  
描述: 无论是从演员阵容、海报宣传还是出口价格上,韩国电影《谁都有秘密》是一部极具争议的影片,电影描述了一个男人和三姊妹之间发生的四角恋情,而三姊妹与男主人公的恋情关系是分三个段落在同一时间内交叉进行的,影片虽然总体上是用女性视点来进行叙述,但女性形象的模式化与叙事的模式化为观众制造观赏快感的同时也再一次稳固了男性中心位置,并成为一种包装精美的文化无意识。
妇女权益的维护者:简析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作者: 郭玉英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的塑造   女权主义思想   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怀   《摩尔·弗兰德斯》   妇女间的团结  
描述: 《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继《鲁滨逊漂流记》后另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经典名著,许多评论家从现实主义﹑叙事策略等方面给予高度的评价。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怀意识;能动﹑反抗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妇女间的团结。
苏格兰18、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骑士精神研究:以司各特的苏格兰现代骑士为例
作者: 高灵英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骑士精神   苏格兰   贵族骑士   现代平民骑士  
描述: 以司各特为代表,苏格兰18、19世纪的作家们不仅塑造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古典骑士,而且也塑造了具有骑士精神的现代平民,包括一些优秀的女性形象。他们主要用那些现代平民骑士(没有高贵出身,没有军事生活,也不是男性,甚至是一些边缘人)来再现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代的诗性文化,体现苏格兰民族的骑士精神:忠诚、虔敬、勇敢、礼貌、慷慨和善良。
论《野菊之墓》的叙事策略
作者: 彭英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权威   男性叙事   叙述声音/话语   叙述眼光  
描述: 《野菊之墓》是伊藤左千夫的经典作品。自1906年问世以来,广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和追捧。长久以来,关于《野菊之墓》文本的解读,大多赞誉作品描写的纯朴的农村风光与一对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以及弥漫于文本之中的感伤与凄凉。本文通过从《野菊之墓》叙述声音/话语和叙述眼光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文本中隐含的男性叙述眼光和男性话语是如何建构起女主人公民子这一颇具意味的女性形象的。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关于叙述权威的理论,肯定创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和赞美,同时揭露出文本中隐含的男权意识,并解读出这一叙事策略所铺就的女主人公民子的悲
女性人格的特殊表达:再评《芙蓉镇》
作者: 杨秀英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   《芙蓉镇》   女性人格  
描述: 电影《芙蓉镇》符合20世纪新时期电影人道主义主题内涵。同时,它还揭示了特殊年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不同女性的表现使电影充分展现了女性人格的复杂。在此基础上,《芙蓉镇》彰显出其在女性研究方面的深刻内涵。
< 1 2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