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清,蒲松龄,张兴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吃香烟的女人买完煤球去谈恋爱
-
作者:
李清妍
来源:
旅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时髦女士最爱做什么?看当时的广告便可知一二:吃香烟、喝保健品、美容。广告文字与画面中传递出妖娆多姿的女性形象,摩登迷人,但女性的传统地位其实并未因摩登而改变,于是,抽着烟与男人们调着情的摩登女郎们,转回到家,一样会买煤球洗衣粉,贤淑亦迷人。 现代影视剧中多见民国时期迷人的女郎们,她们能文能武,穿上合身旗袍,踏上高跟鞋,精巧的珐琅烟盒与粉盒一起放入小小坤包中,走出家门烟视媚行,回到家中,换上素净的合身旗袍,戴上围裙,熟练做好家务一件不拉。
-
脱还是不脱,《大众电影》跟你一样为难
-
作者:
李清妍
来源:
旅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没有互联网,没有卫星电视,没有3D电影,没有整容,没有PS,没有高大上时尚杂志的世界。人们获得美以及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渠道,是电影杂志。杂志上红扑扑的鹅蛋脸美人们穿什么很重要,穿多穿少,也很重要。 据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奔放的,怪力乱神出没的,保守与开放齐飞的年代。在当时最受读者欢迎的休闲类杂志《大众电影》就能看出一二,那个时期的人们喜爱的女性形象,与现在其实是一样的,都喜欢大明星、大美女。
-
西施浣纱
-
作者:
王德清
冷新华
来源:
歌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韵
故事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
西施
-
描述:
中国古典故事为千古东方美韵增辉,一撇一捺的诉说,诉说着中国女人的美丽,挣扎,自由,梦想。透过这些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女性的善良魅力。其中四大美女几乎家喻户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她们的荣辱紧系着当时国家的命脉,百姓的幽幽性命。解读研究她们,方向远比距离重要。
-
性别与家国: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研究
-
作者:
马琰琰
胡卫清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慈善
母教
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
民族主义
-
描述:
中华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于1920年在上海成立,为世界基督教妇女节制协会的分支。该会深受美国妇女运动影响,承继基督教义中的“节制”理念与纯洁妇女意识,试图通过开展禁止烟酒、兴办慈善和倡导母教三项工作来表达女性诉求,进入公共领域,建立中国女性独特的性别空间。近代民族主义深刻影响了妇女节制协会的活动理念,在其话语体系中妇女的性别属性被赋予高度的政治意涵和鲜明的工具性意义。妇女节制协会的理念和活动既彰显了基督教知识女性的独特追求,也透视出了女性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尴尬处境。